科室: 普通外科 主治醫師 葛現才

  患有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女性本是乳腺癌的初級預防物件,但是卻很少有將良性病變納入評估乳腺癌發病風險的危險模型。近期發表在JCO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將乳腺良性病變(BBD)納入美國乳腺癌監測聯盟(BCSC)風險模型中,該模型是唯一採用乳腺密度來預測乳腺癌發生的模型。

  該研究使用2000-2010乳腺癌發病率的SEER資料以及2010校正死亡的競爭風險人口統計學資料開發並驗證了一個競爭風險模型。使用Cox比例風險迴歸估計年齡、種族/民族、乳腺癌家族史、乳腺活檢史、BBD診斷以及BCSC所測乳腺密度的相對危險。

  研究納入了1135977名年齡在35-74歲的女性,對其行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均未有乳腺癌發病史,17%的女性接受過乳腺活檢檢查。隨訪期間(平均6.9年)有17908名女性診斷為浸潤性乳腺癌。BCSC BBD模型所預測的發病風險較實際稍高一些(預期:實際=1.04;95%CI,1.03-1.06),準確性適中(ROC曲線下方面積為0.665)。患有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女性,將BBD納入模型後可將5年患癌風險為3%及以上的女性比例從9.3%提高至27.8%(P<0.001)。

  總而言之,通過使用乳腺密度及BBD診斷,BCSC BBD模型可準確估計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越來越多的患有BBD的女性使用BCSC BBD模型預測後證實為乳腺癌高危患者。(以上來自MedSci)

  聽上去很可怕是嗎?那麼乳腺良性病變,比如大家通常說的“乳腺增生”有多大可能發展為乳腺癌?臨床上應該對“乳腺增生”的患者,如何處理?醫脈通曾就此問題訪問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王建東教授。相信王教授的解答能幫你解除疑惑。

  王教授講道:“要注意的是,平時所謂的‘乳腺增生’與病理學上的‘增生’是兩個概念,平時患者說的‘乳腺增生’應該指的是乳腺疼痛。

  “乳腺疼痛是個很大的問題,以我在門診遇到的情況為例,普通人對乳腺疼痛都有一種恐懼,精神非常緊張,乳痛患者就診的主述常常是要求醫生排除是否長了腫瘤,這是患者對‘乳腺增生’理解上的誤區,大部分的腫瘤都是不痛的。乳腺疼在醫學上被普遍叫做乳痛症,原因非常多,主要與女性激素的週期性變化相關。中醫理論上講,乳腺是受情致影響的器官,所以在女性壓力大,心情鬱結時,也比較容易發生乳房疼痛。

  “因‘乳腺增生’和‘乳痛症’事實上有交叉,所以很容易被普通患者所誤解,最近幾年,尤其歐美國家在淡化‘乳腺增生’這個概念了,這是為了與醫生講的病理學上的‘增生’相區分。面對乳痛症患者,醫生可以建議超聲檢查,再根據她的年齡,乳腺的情況決定是否再做鉬靶檢測,通過以上方法儘可能排除早期的腫瘤。

  “乳腺病的檢查,臨床醫生也要注意中國人的特點。中國人的乳腺多是緻密性,相對體積比歐美國家小,鉬靶的對於腫瘤的檢出率會受到腺體緻密的程度影響。所以乳腺超聲對中國患者來說是同樣重要的。影像學發現的腫物,影像科會根據它們的表現行BIRADS評分。一般BIRADS 2、3級考慮是良性疾病,如囊腫或纖維腺瘤,建議每年定期複查;若BIRADS 4級,5級則考慮惡性病變可能,應結合其他影像學檢查,並行穿刺活檢,再根據病理結果行下一步治療方案的制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