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消化內科 主治醫師 林海

  門靜脈血栓指門靜脈主幹及其分支的血栓形成,其評估主要包括血栓的程度(包括部分血栓、完全血栓和纖維條索形成)、血栓的分期(包括急性血栓、慢性血栓和門靜脈海綿樣變性)和血栓的範圍(包括門靜脈主幹、門靜脈左右支、脾靜脈或腸繫膜上靜脈)。

  門靜脈血栓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見併發症,其患病率約為10%-25%,並隨著肝硬化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在代償期肝硬化患者中,其患病率<1%,在肝移植候選人群中約為8%-25%。

  門靜脈血栓在肝硬化的自然病程中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阻塞性門靜脈血栓可以作為失代償期肝硬化的重要標誌。

  門靜脈血栓的形成可加重門靜脈高壓症,導致曲張靜脈出血、難治性腹水,甚至排除肝移植手術機會,並最終影響患者的預後及生存。

  門靜脈血流速度降低和最大的側支血管血流量增加是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發生的2個主要的區域性危險因素,其他的區域性危險因素包括門靜脈血管內皮的損傷和炎性反應。全身性的危險因素包括凝血因子V的Leiden突變,凝血酶原G20210A突變,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C677T突變,抗心磷脂抗體、狼瘡抗凝物陽性,纖溶活性降低等。

  Qi等的Meta分析表明,抗凝血酶、蛋白C和蛋白S的降低與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發生可能無關,隨後的病例對照研究亦證實了這一結論。

  關於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預防和治療,目前的研究還相對較少且存在爭議。而且最新的門靜脈血栓的診治指南並沒有為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防治提供明確的建議。現通過回顧文獻對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預防和治療方面的最新進展做一綜述。

  一、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預防

  多個病例對照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靜脈血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的風險顯著提高。同時,體外實驗表明肝硬化患者處於高凝狀態。

  有研究表明,肝硬化深靜脈血栓的患者採用預防性抗凝治療是安全有效的,並未增加胃腸道出血的風險。這些證據為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預防性抗凝治療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援。

  最近,義大利一項隨機對照研究表明,依諾肝素可以有效預防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發生,同時可以降低肝硬化失代償的發生率,並提高總體生存率。但目前仍有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需要大樣本的雙盲隨機對照研究證實,如預防性抗凝治療的適宜人群,抗凝藥物、劑量的選擇,以及預防性抗凝治療的療程等。

  二、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治療

  目前,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抗凝,經領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和溶栓等。

  1.抗凝治療:肝硬化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出血性疾病,抗凝治療一直被認為是肝硬化患者的禁忌證,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抗凝治療是安全有效的,見表1。

  通常在抗凝治療應用之前,要對高危靜脈曲張患者或急性靜脈曲張患者行內鏡套扎以降低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的風險。抗凝治療可以使42%-100%的患者獲得再通,同時抗凝相關的不良反應非常輕微或沒有。接受抗凝治療的門靜脈血栓患者大部分為門靜脈部分血栓,少部分為完全血栓,幾乎沒有門靜脈海綿樣變性的患者。目前,印度一項比較醋硝香豆醇(維生素K拮抗劑)和安慰劑治療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雙盲隨機對照研究巳經在臨床試驗網站上註冊,註冊號為(NCT01631877)。

  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抗凝治療仍有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索。首先,肝硬化門靜脈血栓診斷後抗凝治療的時間窗。Delgado等和Senzolo等[|5]的研究表明肝硬化門靜脈血栓診斷後越早開始抗凝,則門靜脈血檢的再通率也越高。但對於最佳的時間窗尚無共識,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時間窗,這可能也與血栓診斷時門靜脈血栓的分期、分級和範圍有關。

  其次,肝硬化門靜脈血栓抗凝治療的適應證尚不明確。有30%-50%的部分性肝硬化門靜脈血栓能夠獲得自發性再通,但哪些患者能夠獲得自發性再通尚不清楚,且另有部分血栓患者如果不及時干預,可能會有惡化的風險,所以仍需要進一步大樣本的研究來證實。

  此外,抗凝治療對於肝硬化部分性門靜脈血栓和完全性門靜脈血栓的療效仍有爭論。Francoz等的研究表明抗凝治療對完全性門靜脈血栓可能無效,而Senzolo等的研究表明部分性門靜脈血栓和完全性門靜脈血栓的再通率並無顯著差別。

  最後,抗凝藥物的選擇、劑量和用藥時間。低相對分子質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和維生素K拮抗劑(vitaminKantagonist,VKA)是最主要的兩類抗凝藥物,LMWH需要長期皮下注射,這就有可能降低患者的依從性,而VKA是口服抗凝藥,適合長期服用。服用VKA時需要監測INR,並調節藥物劑量使患者的INR維持在2-3之間。

  關於肝硬化抗凝藥物的治療劑量目前尚無統一的意見,有專家建議可以參照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處理方案。

  抗凝治療的持續時間或許與是否存在易栓症及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分期、治療反應有關。對於存在易栓症的患者,如果抗凝治療安全可行,或許要終生服藥,而對於沒有易栓症的近期血栓患者,有些專家建議進行3-6個月的抗凝治療,對於治療有反應的患者,應該延長治療時間以達到完全再通,對於沒有反應的患者,應該停止抗凝治療或轉行其他治療。

  2.TIPS治療:TIPS可以應用血管內介入技術(球囊血管成形術、血栓抽吸術、區域性溶栓等)開通受阻的門靜脈血流通道,同時植入支架建立門腔靜脈分流道,有效地降低門體靜脈壓力梯度,以達到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併發症的作用。

  此外,門腔分流道建立後,門靜脈血流速度顯著增加,不僅可以預防血栓再形成,並可能通過“血流沖刷效應”使巳形成的血栓程度減輕。Han等研究表明,常規TIPS或經肝(脾)穿刺開通門靜脈再聯合TIPS治療伴或不伴門靜脈海綿樣變性的門靜脈血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中,開通門靜脈並維持其血流回流通暢是門靜脈血栓治療的關鍵。經皮肝穿刺、經皮脾穿刺和(或)經頸內靜脈途徑是處理門靜脈可供選擇的途後。當上述途徑失敗時,也可選擇較大的海綿樣側支血管建立TIPS分流道。

  目前,約有50餘篇文獻報道了500多例門靜脈血栓患者接受了TIPS治療,這些患者的血栓程度通常較重,阻塞程度通常在一半以上或完全阻塞門靜脈管腔。TIPS治療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技術成功率約為67%-100%,TIPS成功後門靜脈的再通率高達80%。

  此外,肝硬化門靜脈血栓患者TIPS手術相關的併發症相對較少(<15%),支架功能障礙和肝性腦病的發生率分別為8%-33%和<50%。近年來,覆膜支架的使用進一步降低了支架功能障礙的發生。

  關於TIPS和抗凝治療在肝硬化門靜脈血栓中的地位,目前指南中並無明確推薦。第四軍醫大學西京消化病醫院正在進行一項隨機對照試驗(NCT01326949),擬比較肝硬化門靜脈血栓患者接受覆膜支架TIPS及內鏡聯合藥物(非選擇性p受體阻滯劑和抗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對於抗凝治療無效或抗凝後仍有進展的肝硬化門靜脈血栓患者,也應行TIPS治療。臨床上常發現肝硬化部分血栓的患者經正規抗凝治療後血栓仍進展甚至完全阻塞或機化條索化,並加重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及肝功能損害,此時TIPS的技術難度大大增加,甚至巳無法施行TIPS,而導致患者死亡。

  因此如何準確判斷和篩選不適合抗凝治療的患者並及時轉行TIPS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但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

  溶栓治療:尿激酶和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劑(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n-PA)是最常用的2種溶栓劑。溶栓方式主要有區域性溶栓和全身溶栓。區域性溶栓通常有2種方式,即經腸繫膜上動脈的間接途徑和經皮經肝或經頸內靜脈的直接途徑,使溶栓劑到達門靜脈部位。

  肝硬化門靜脈血栓溶栓治療的文獻還比較少。DeSantis等的研究表明全身溶栓對肝硬化近期門靜脈血栓是安全有效的,但此研究樣本量較小,仍需要大樣本的研究來證實溶栓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溶栓劑的選擇、給藥方式和劑量等問題也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探索。

  不同治療方法的結合:以上每種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及適用範圍,而一種方法的不同方式之間及不同方法之間經常需要聯合使用,如短期靜脈滴注肝素後長期維持口服抗凝劑、經皮穿刺至門靜脈血栓部位聯合溶栓與球囊擴張等方法。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有關肝硬化門靜脈血栓治療方面的文獻還相對較少,而且尚沒有前瞻性的隨機對照研究的報道,所以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的防治不應侷限在目前文獻中所提供的證據,而且每一種治療方法均有利有弊,應根據患者不同的臨床特點採用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對於急性或亞急性門靜脈血栓的患者,多主張使用抗凝和溶栓療法,並通過超聲、CT密切監測血栓的變化。

  對於慢性門靜脈血栓,應根據血栓及門靜脈高壓程度選擇不同的療法,如為部分血栓,可先行抗凝和溶栓治療,並通過超聲、CT密切監測血栓的變化,必要時行其他治療,如出現靜脈曲張出血時可行內鏡套扎或TIPS。

  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儘早施行TIPS:①經過一段時間的抗凝或溶栓治療後血栓無明顯變化或進展;②完全血栓伴或不伴海綿樣變性;③伴有反覆靜脈曲張出血或頑固性腹水。

  今後的研究如能找到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發生發展的特異性標誌物,並最終篩選出高危患者,便可採取合理的方法預防門靜脈血栓的發生和進展,並有可能預防其併發症的發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