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肝病科 副主任醫師 鄭玉山

  布氏桿菌病是由布魯氏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人以長期發熱、多汗、關節痛、睪丸炎、卵巢炎為特徵。本病流行廣泛,幾乎遍佈世界各地。我國的內蒙古、東北、西北等地區的牧區該病曾一度流行,其他北方地區也有散發。人感染布病後,潛伏期一般為7~60天,平均2周。少患者可長達數月或1年以上。人患本病後,臨床表現複雜多變,症狀各異,輕重不一,呈多器官病變或侷限某一區域性。臨床上一般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二型。

  1、病因學

  布氏桿菌首先感染家畜,家畜臨床表現不明顯,但懷孕的母畜則極易引起流產或死胎,所排出的羊水、胎盤、分泌物中含量布氏桿菌,特別有傳染力。而其皮毛、尿糞、奶液中均有此菌。排菌可長達3月以上。人通過與家畜的接觸,服用了汙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塵土或菌進入眼結膜等途徑,皆可造成感染。發病年齡大多在30歲以上。

  該菌自損傷的面板及黏膜或消化道、呼吸道進入人體後,首先被吞噬細胞吞噬,進入淋巴結,有時可在其中存活並生長繁殖形成感染灶,約2~3周後可進入血液迴圈產生菌血症。繼之在網狀內皮系統如肝、脾、骨髓內生長形成新的感染病灶,並可多次反覆衝破細胞進入血迴圈中,則再一次引起菌血症和臨床急性症狀,表現為平均2~3周的發熱期,每間隔約3天~2周,發熱又反覆,產生波浪狀的熱型,故稱為波浪熱。

  同時,布氏桿菌含有內毒素及菌體本身皆可引起人體的過敏,出現各種的變態反應性病變。骨關節病變,多發生在半年左右,少病例早些。布氏桿菌骨髓炎是血源性布氏桿菌感染在骨關節的區域性表現。任何骨均可受累,但以脊椎炎最為多見。關節的病變常侵犯大關節,以髖關節炎最為常見。

  2、傳播途徑

  牛、羊、豬是本菌的主要自然宿主,細菌可通過面板、消化道、呼吸道、眼結膜等途徑傳染於人。

  3、病理變化

  廣泛,受損組織不僅為肝、脾、骨髓、淋巴結,而且還累及骨、關節、血管、神經、內分泌及生殖系統;不僅間質細胞,而且還損傷器官的實質細胞。其中以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病變最為顯著。病灶的主要病理變化:(1)滲出變性壞死改變,主要見於肝、脾、淋巴結、心、腎等處,以漿液性炎性滲出,夾雜少許細胞壞死;(2)增生性改變,淋巴、單核―吞噬細胞增生,疾病早期尤顯著。常呈瀰漫性,稍後常伴纖維細胞增殖;(3)肉芽腫形成病灶裡可見由上皮樣細胞、巨噬細胞及淋巴細胞、漿細胞組成的肉芽腫。肉芽腫進一步發生纖維化,最後造成組織器官硬化。三種病理改變可循急性期向慢性期依次交替發生和發展。如肝臟,急性期內可見漿液性炎症,同時伴實質細胞變性、壞死;隨後轉變為增殖性炎症,在肝小葉內形成類上皮樣肉芽腫,進而纖維組織增生,出現混合型或萎縮型肝硬化。

  4 、臨床表現

  1) 急性期

  80%起病緩慢,常出現驅症狀,其表現頗似重感冒。全身不適,疲乏無力,納食減少,頭痛,肌痛、煩躁或抑鬱等。持續3~5天。

  10%~27%患者急驟起病,以寒戰高熱、多汗、遊走性關節痛為主要表現。

  典型病例呈波狀熱,初期體溫逐日升高,達高峰後緩慢下降,熱程約2~3周,間歇數日至2周,發熱再起,反覆數次。除此熱型外,其他尚有弛張熱、稽留熱型等。

  多汗為本病的突出症狀之一,每於夜間或凌晨退熱時汗淋漓。也有患者發熱不高或處於發熱間歇期仍多汗,汗味酸臭。盛汗後多數感覺軟弱無力,甚至可因大汗虛脫。

  76%以上有關節痛,與發熱並行。疼痛呈錐刺樣或鈍痛,痛劇者似風溼,輾轉呻吟,但關節疼痛程度與病理改變並不平行。病變主要累及大關節,如髖、肩、膝等,單或多個,非對稱性,區域性紅腫。也可表現為滑膜炎、腱鞘炎、關節周圍炎。少數表現為化膿性關節炎。急性期患者疼痛多呈遊走性,慢性期病變已定局,疼痛固定某些關節。肌肉也痛,尤其下肢肌及臀肌,重者呈痙攣性痛。

  此外,還有睪丸炎及附睪炎是男性患者常見症狀之一,多為單側。個別病例可有鞘膜積液、腎盂腎炎。女性患者可有卵巢炎,子宮內膜炎及乳房腫痛。但人類引起流產者較少。

  2 ) 慢性期

  一般由急性期發展而來,也可缺乏急性病史由無症狀感染者或輕症者逐漸變為慢性。慢性期症狀多不明顯,也有典型,呈多樣表現。慢性期活動型具有急性期的表現,也可長期低熱或無熱,疲乏無力,頭痛,反應遲鈍,精神抑鬱,神經痛,關節痛,一般侷限某一部,但重者關節強直、變形。

  一部分患者自述症狀很多,缺乏體徵,類似神經官能症;另一部分患者表現多器官和系統損害,如骨骼肌肉持續不定的鈍痛,反反覆覆,遷延不愈,晚期有的發展成為關節強直、肌肉攣縮、畸形、癱瘓。神經系統表現為神經炎、神經根炎、腦脊髓膜炎。泌尿生殖系統,可有睪丸炎、附睪炎、卵巢炎、子宮內膜炎等。

  慢性期相對穩定型者,症狀、體徵較固定,功能障礙僅因氣候變化、勞累過度才加重。但久病後體力衰竭、營養不良、貧血。

  5、輔助檢查

  X線所見與化膿性感染相似。發病1~2個月後才逐漸出現X線上的骨改變,以骨質修復為主而破壞少為其特徵。在脊柱常可見2~3個椎體受累,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骨質破壞,但骨質增生顯著。逐漸出現骨質破壞被不規則的緻密新生骨所替代,椎體邊緣形成明顯骨贅,前縱韌帶鈣化,椎體可融合,小關節也有炎症改變,由間隙增寬變為狹窄及融合。椎旁膿腫常多見,在骶髂關節常為雙側骨質疏鬆,間隙變寬及不規則破壞,周圍硬化,死骨少見,最終也可融合。

  血清凝集試驗及補體結合試驗特異性很高,患者多呈陽性。流行病學普查時,多用皮內試驗,但在發病6個月內陽性率很低,而慢性患者100%呈陽性。

  6、鑑別診斷:臨床上應與重感冒、風溼病、神經官能症等疾病進行鑑別診斷。

  7、治療措施

  布氏桿菌病多選用四環素與鏈黴素聯合應用,也可用複方磺胺加鏈黴素。最近認為利福平與強力黴素聯合治療,治療好後很少復發。因布氏桿菌在網狀內皮細胞內繁殖,藥物難於達到,故用藥後顯效慢,卻宜復發,要長時間、多療程聯合用藥。有的因發現晚或誤診,留有後遺症,如關節變形,肌腱萎縮,肝硬化,殘廢或不育。

  急性期最有效藥物為四環素,0.25~0.5g/次,每天4次。連服4周為1個療程。停1周後可依病情再用藥1~2個療程。必要時可以加用鏈黴素。

  8、消毒措施

  細菌在乾燥土壤中可存活數月,在乳製品、皮毛或水中可生存數週至數月。細菌對光、熱及化學藥劑如3%的漂白粉及來蘇水都很敏感,數分鐘至20min即可殺死。可採用物理消毒法或採用常用消毒劑均能殺菌,如3%漂白粉液等。

  9、預防措施

  根本措施在於控制和消滅畜間布氏菌病的流行,切斷傳播途徑和對人群進行預防接種。   9.1 管理傳染源
加強病畜管理,發現患畜應隔離於專設牧場中。患病的人應及時隔離至症狀消失,血、尿培養陽性病人的排洩物、汙染物應予消毒。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