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ICU 主任醫師 韓承河

  肩關節周圍炎,又叫“凍結肩”、“五十肩”或“凝肩”,簡稱肩周炎。此病多發生於50歲左右,女性多於男性。常常是單側發病,少數是雙側同時發病,也有部分患者是一側痊癒後另一側又發病,該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見的疾病之一。本病的發生原因與激素水平下降、受潮、受涼和慢性勞損等因素有關。本病有自愈傾向,也就是說多數病人即使是不治療過幾年後也會痊癒。但是如果病情影響了情緒、睡眠、飲食、日常生活或工作,就應該及時就診和治療。本病的主要症狀包括兩個方面:第一,肩部疼痛,有時會牽涉到頸背部和上臂,夜間疼痛明顯。第二,肩關節活動受限,影響洗臉、梳頭和穿衣等日常生活。

  本病治療方法有理療、按摩推拿、運動療法、口服鎮痛劑、區域性封閉和小針刀鬆解療法等。其中理療、按摩推拿、口服鎮痛劑適合於疾病早期和輕症患者,區域性封閉、小針刀鬆解療法適合於病史較長和病情較重的患者。而運動療法屬於在醫生指導下的自我康復療法,可以在家中或工作單位進行。輕症患者可以單純採用,也可以作為其他療法的輔助手段。必須說明的是此療法的效果不是立竿見影的,採用此療法的患者必須持之以恆,要有耐心才行。

  在我們的臨床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了一套實用的、患者容易接受和記憶的十種運動療法,臨床實踐證明效果良好,深受患者歡迎,下面介紹一下。

  1、滑輪搖擺法。在家中的牆上或某高處安裝一帶槽的滑輪,用一尼龍繩穿過滑輪,尼龍繩兩端各栓一塑料圈,尼龍繩的長度以雙手握環後正好雙手兩側平伸為宜。坐位或立位,雙肘關節伸直,用健側手儘量將患側上肢向上拉,每次50~100下,一天可重複3~4次。此法的臨床實踐證明效果最好。

  2、壁虎爬牆法。站在牆前,兩腳離牆大約15~20公分,患側手扶住牆,由低向上爬,直到最高點為止,然後放下手,每次20~30下。每次最好在牆上標記患側中指所達到的最高點,最高點上移的幅度即為病情好轉的程度。此法對療效的判定較為客觀。

  3、逍遙甩手法。站立或走動,兩臂做方向相反的前後輕輕擺動,可同時配合腰部的扭動,並逐漸增加擺動幅度,每次50~100下。此法動作優美、瀟灑,特別適合於晨練和在公園內。

  4、滑稽聳肩法。坐位或立位,肘關節曲成90度,兩肩聳動,由弱到強,每次50~100下。

  5、鯤鵬展翅法。立位,上身向前彎9 0度,兩臂伸直向兩側抬起,與身體成90度,儘量往後伸,約停1分鐘再放下,每次30~50下。

  6、海底撈月法。站立,兩腳同肩寬,上身向前彎,患側前臂由下向上做撈物動作,每次30~50次。

  7、旋肩畫圈法。站位,兩腳同肩寬,腰前彎 9 0度 ,上肢自然下垂 ,肌肉放鬆
,做由內向外和由外向內交替的畫圈動作。旋轉範圍由小到大,每次50~100下。

  8、猴子摘桃法。在上方懸吊一物為標誌,用患側手臂儘量上摸,並逐漸加高懸吊物,每次50~100下,此法對年齡較大和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病人不宜採用。

  9、仰天長嘯法。坐位或立位。兩手指交叉,掌心向上,高過頭頂後逐漸向上伸展,直到最大限度,每次30~50下。

  10、自由泳姿法。站位或走動,上身可微向前屈曲,雙上肢交替,按向下、向後、向上再向前的順序,就象自由泳的上肢運動方式一樣,每次50~100下。

  上述療法可根據具體的環境、條件、身體狀況等來選擇療法,次數和強度要適宜,過頻過強的運動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正所謂“欲速則不達”。上述運動方式患者可全部做,也可酌情選取做,只要堅持鍛鍊,注意肩部的保暖,肩關節活動功能就會逐漸恢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