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副主任醫師 李俊

  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保持上升趨勢。中國癌症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病死率在全部惡性腫瘤中分別位居第3位、第5位,新發病例37.6萬,死亡病例19.1萬。其中,城市遠高於農村,且結腸癌的發病率上升顯著。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於中晚期。
  一、結直腸癌病因和發病相關因素
  結直腸癌的病因和其他癌症一樣,至今並未完全明瞭,以下幾個因素可能與結直腸癌的發病有關。
  1、遺傳因素:據估計約20%的結直腸癌患者中,遺傳因素可能起著重要的作用。
  2、飲食因素:一般認為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是結直腸癌高發的因素。
  3、結直腸非癌性疾患:潰瘍性結腸炎、結直腸息肉、結直腸腺瘤、克羅恩病、血吸蟲病等。遺傳性結直腸癌發病率約佔結直腸癌總體發病率的6%,相關家族病史:林奇綜合徵、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
  4、其他因素:比如環境因素,缺鉬,石棉長期接觸,不良生活方式(久坐、缺乏體力活動、超重、肥胖等)

微信圖片_20210523140544.jpg

  二、普查和篩檢(糞便檢查、肛診、腸鏡等)
  肛門指檢:
  超過70%的中國患者的直腸癌都很低位,距離肛門很近,通過直腸指檢就能摸到。
  普通結腸鏡檢查:
  是目前發現腸道腫瘤及癌前病變最簡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畢竟內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檢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適和併發症,因此,有不少人畏懼這種檢查,致使一些大腸病變甚至腫瘤不能早期確診,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無痛腸鏡檢查。
  其實質就是在腸鏡檢查前經靜脈注射一種起效快、作用確切的麻醉藥物,使患者在數秒鐘內入睡,完成全部檢查後即能甦醒,檢查過程中不會有任何的不適和痛苦感覺,因此越來越受到患者的喜愛。
  三、結直腸癌有哪些表現?
  早期結直腸癌可無明顯症狀,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現下列症狀:
  (1)排便習慣改變(便祕或腹瀉、或兩者交替)。
  (2)大便性狀改變(變細、血便、黏液便等)。
  (3)腹痛、腹脹或腹部不適。
  (4)腹部腫塊。
  (5)腸梗阻相關症狀。
  (6)全身症狀:如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
  四、結直腸癌的治療:
  早期結直腸癌的治療效果非常理想,手術治療後5年生存率90%以上,而晚期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則低於50%。因此,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是提高結直腸癌治癒率的有效方法,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定期體檢;一旦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或便血等症狀,更要及時就診。
  一旦確診為結直腸癌,唯一確實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腫瘤,對進展期癌患者,還需輔以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輔助治療。根據腫瘤的不同部位採用不同的手術方式,如右半結腸切除術、左半結腸切除術、乙狀結腸切除術、直腸癌根治術(包括保留肛門和不保留肛門的術式)。手術方法可分為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具備創傷小,出血少,腸道功能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根治效果及遠期生存率均與傳統手術相似。

  五、預防結直腸癌:
  應多吃山芋、紅薯、玉米、水果、新鮮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這些食物在腸道停留時間短,利於腸道毒素的排除。儘量少吃油炸、熏製、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吃有可能腐敗的水果、蔬菜及食物。
  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是:30~40歲以上,60歲以上更為多見,有消化道症狀者;有結直腸癌病史者;有結直腸癌癌前病變如腺瘤、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者;有癌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史、遺傳性結腸病者;有盆腔放療史者;有膽囊或闌尾切除史者。具有這些高危因素的人群,應定期體檢,每年做一次便潛血檢查和肛門指診,必要時可行結腸鏡檢查。積極治療大腸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腸腺瘤等也是非常關鍵的。
  術後飲食注意事項:
  結直腸癌患者在進行手術後要合理選擇飲食的質和量。術後恢復飲食一般從飲水開始,逐漸過度到流質飲食、半流食,等病情恢復後宜選用高蛋白、高熱量、低脂肪,易消化食物,並根據大便的性狀、次數、量等進行加減增補,禁食辛辣刺激的食品,最好是清淡飲食,不要吃油膩的食物。直腸手術後病人早期會出現腸道功能的紊亂,最常見是腹瀉,其次便祕,一般術後3~6月後明顯緩解,無需特殊處理。對腹瀉次數多者,考慮止瀉藥物對症處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