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任醫師 張洪磊

  【概述】

  腰椎間盤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又稱腰椎纖維環破裂症,是中老年常見病之一,是由腰椎退行性改變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間盤內、外壓力平衡失調所致腰椎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從而壓迫了腰椎內神經根、血管、脊髓或馬尾神經所致的一系列臨床症狀。1934年Mixter和Barr報告手術切除脫出的腰椎間盤獲得成功,並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後國內外學者相繼開展了腰椎間盤摘除術,並對腰椎間盤突出症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病因學】

  青春期後人體各種組織即出現退行性變,其中椎間盤的變化發生較早,主要變化是髓核脫水,脫水後椎間盤失去其正常的彈性和張力,在此基礎上由於較重的外傷或多次反覆的不明顯損傷,造成纖維環軟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該處突出。髓核多從一側(少數可同時在兩側)的側後方突入椎管,壓迫神經根而產生神經根受損傷徵象;也可由中央向後突出,壓迫馬尾神經,造成大小便障礙。如纖維環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組織進入椎管,可造成廣泛的馬尾神經損害。由於下腰部負重大,活動多,故突出多發生於腰4-5與腰5-骶1間隙。

  【臨床表現】

  (一)腰痛和一側下肢放射痛是該病的主要症狀。腰痛常發生於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時發生;大多有外傷史,也可無明確之誘因。疼痛具有以下特點:1、放射痛沿坐骨神經傳導,直達小腿外側、足背或足趾。2、一切使腦脊液壓力增高的動作,如咳嗽、噴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3、活動時疼痛加劇,休息後減輕。臥床體位:多數患者採用側臥位,並屈曲患肢;個別嚴重病例在各種體位均疼痛,只能屈髖屈膝跪在床上以緩解症狀。合併腰椎管狹窄者,常有間歇性跛行。

  (二)脊柱側彎畸形:主彎在下腰部,前屈時更為明顯。側彎的方向取決於突出髓核與神經根的關係:如突出位於神經根的前方,軀幹一般向患側彎。

  (三)脊柱活動受限: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使腰肌呈保護性緊張,可發生於單側或雙側。由於腰肌緊張,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後伸活動受限制,前屈或後伸時可出現向一側下肢的放射痛。側彎受限往往只有一側,據此可與腰椎結核或腫瘤鑑別。

  【輔助檢查】

  需拍腰骶椎的正、側位片,必要時加照左右斜位片。常有脊柱側彎,有時可見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脣狀增生。X線徵象雖不能作為確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依據,但可藉此排除一些疾患,如腰椎結核、骨性關節炎、骨折、腫瘤和脊椎滑脫等。重症患者或不典型的病例,在診斷有困難時,可考慮作脊髓碘油造影、CT掃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檢查,以明確診斷及突出部位。上述檢查無明顯異常的患者並不能完全除外腰椎間盤突出。

  【鑑別診斷】

  (一)腰椎後關節紊亂:相鄰椎體的上下關節突構成腰椎後關節,為滑膜關節,有神經分佈。當後關節上、下關節突的關係不正常時,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頓產生疼痛,慢性病例可產生後關節創傷性關節炎,出現腰痛。此種疼痛多發生於棘突旁1.5釐米處,可有向同側臀部或大腿後的放射痛,易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相混。該病的放射痛一般不超過膝關節,且不伴有感覺、肌力減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經根受損之體徵。對鑑別困難的病例,可在病變的小關節突附近注射2%普魯卡因5毫升,如症狀消失,則可排除腰椎間盤突出症。

  (二)腰椎管狹窄症:間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症狀,患者自訴步行一段距離後,下肢酸困、麻木、無力,必須蹲下休息後方能繼續行走。騎自行車可無症狀。患者主訴多而體徵少,也是重要特點。少數患者有根性神經損傷的表現。嚴重的中央型狹窄可出現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掃描等特殊檢查可進一步確診。

  (三)腰椎結核:早期侷限性腰椎結核可刺激鄰近的神經根,造成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腰椎結核有結核病的全身反應,腰痛較劇,X線片上可見椎體或椎弓根的破壞。CT掃描對X線片不能顯示的椎體早期侷限性結核病灶有獨特作用。

  (四)椎體轉移瘤:疼痛加劇,夜間加重,患者體質衰弱,可查到原發腫瘤。X線平片可見椎體溶骨性破壞。

  (五)脊膜瘤及馬尾神經瘤:為慢性進行性疾患,無間歇好轉或自愈現象,常有大小便失禁。脊髓造影檢查,或CT檢查,或磁共振檢查可明確診斷。

  【治療措施】

  大多數病人可經非手術治療緩解。只有少數病人需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是否能使突出之椎間盤迴縮,破裂之纖維環癒合,目前尚缺乏足夠的根據來作定論。但至少可使神經根的無菌性炎症消退、粘連鬆解、壓迫部分或全部解除,從而使症狀緩解或完全消失。但部分嚴重病例,因突出的髓核很大,神經壓迫嚴重,需早期手術解除神經的壓迫,否則神經將出現不可恢復性改變。

  (一)非手術治療

  非手術療法有:(1)首先是要完全絕對臥床,早期急性期包括大小便都不要下床,這樣可以解除體重、肌力和外來負荷對椎間盤的壓力,是椎間盤突出症的基本治療方法。需臥硬板床,可同時配合腰部牽引、熱敷、理療、鍼灸、推拿按摩等治療。急性病人一般於臥床3周後可明顯好轉。此時即應逐慚開始腰背肌鍛鍊,並可在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起床後繼續加強腰背肌鍛鍊,逐慚取消腰圍。不可長期使用腰圍而不加強背肌鍛鍊,否則將使腰背肌肉萎縮,以後將更無法脫離腰圍。(2)骨盆牽引:牽引能進一步減輕椎間盤內的壓力,療效較好,特別是早期病人。(3)推拿按摩:手法應輕柔,不宜用暴力。(4)藥物:使用脫水藥、激素類藥主要是使受壓的神經根水腫消退,減輕炎症反應。也可使用一些對症的止痛藥物。

  (二)手術治療

  手術適應證:①腰椎間盤突出症病史超過半年,經過嚴格保守治療無效,或保守治療有效,但經常復發且疼痛較重者;②首次發作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疼痛劇烈,尤以下肢症狀為著,病人因疼痛難以行動及入眠,被迫處於屈髖膝側臥位,甚至跪位;③出現單根神經麻痺或馬尾神經受壓麻痺;④患者中年,病史較長,影響工作和生活;5病史雖不典型,但經脊髓造影或硬膜外及椎靜脈造影,示明顯充盈缺損,有壓迫徵象,或經椎間盤造影示全盤退變,有巨大突出;6椎間盤突出並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腰椎椎管狹窄。

  1、常規腰椎間盤摘除術

  此手術方式是一種公認的、應用廣泛的、療效可靠的手術方式,目前仍然被廣泛的應用。通過手術直接摘除突出的髓核組織,擴大神經根管以解除壓迫,達到治療的目的。手術要經過切開面板,剝離骶棘肌,牽開以充分顯露,咬除黃韌帶及椎板。根據咬除椎板的多少分為:1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術,切除雙側椎板及棘突,顯露充分,減壓徹底。2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術,切除一側椎板,保留對側椎板和棘突。3“開窗”式髓核摘除術。

  2、有限腰椎間盤摘除術

  與常規手術的不同之處就是手術時只切除椎間盤遊離和突出部分,而不切除椎間的中央和外側區域的髓核組織。但有限腰椎間盤摘除手術尚引起較大的爭論。是否會有尚未突出的髓核組織沿原來的髓核突出部位再突出,遠期效果如何尚值得商榷。

  3、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微創治療

  3.1 化學髓核溶解術;3.2 經皮穿刺髓核切除術;3.3 經皮鐳射椎間盤切除術;;3.4 後路經椎板間隙纖維內窺鏡下椎間盤切除術(MED);3.5顯微鏡下椎間盤切除。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