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副主任醫師 楊明健

  (一)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

  1、診斷標準

  (1)常於安靜狀態下發病。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神經科楊明健

  (2)大多數發病時無明顯頭痛和嘔吐。

  (3)發病較緩慢,多逐漸進展或呈階段性進行,多與腦動脈粥樣硬化有關,也可見於動脈炎、血液病等。

  (4)一般發病後1~2天內意識清楚或輕度障礙。

  (5)有頸內動脈系統和(或)椎一基底動脈系統的症狀和體徵。

  (6)應作CT或MRI檢查。

  (7)腰穿腦脊液一般不應含血。

  2、臨床分型

  (1)傳統分型

  ①完全型:指起病6小時內病情即達高峰者,常為完全性偏癱,病情一般較嚴重,甚至昏迷。

  ②進展型:侷限性腦缺血癥狀逐漸進展,呈階梯式加重,可持續6小時以上至數天。

  ③緩慢進展型:起病2周後症狀仍進展,常與全身或區域性因素所致的腦灌流減少,側支迴圈代償不良,血栓向近心端逐漸擴充套件等有關。此型應與顱內佔位性病變如腫瘤或硬膜下血腫等相鑑別。

  ④可逆性缺血性神經功能缺損(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
deficit,RIND):曾被稱作完全恢復性腦卒中,因其臨床特徵為缺血所致神經症狀,體徵一般超過24小時以上,最長者可持續存在3周,而後恢復正常,不留後遺症。實際上是一種供血較好部位的梗死,隨著側支迴圈的代償而使功能得以恢復所致。

  (2)OCSP分型

  ①全前迴圈梗死(TACI):表現為三聯徵,即完全大腦中動脈綜合徵的表現:大腦較高階神經活動障礙;同向偏盲;偏身運動和(或)感覺障礙。

  ②部分前迴圈梗死(PACI):有以上三聯徵的兩個,或只有高階神經活動障礙,或感覺運動缺損較TACI侷限。

  ③後迴圈梗死(POCI):表現為各種程度的椎基底動脈綜合徵。

  ④腔隙性梗死(LACI):表現為腔隙綜合徵。大多是基底節或橋腦小穿通支病變引起的小腔隙灶。

  (3)CT分型:按解剖部位分為大腦梗死、小腦梗死和腦幹梗死。其中大腦梗死又可分為:

  ①大梗死:超過一個腦葉,50mm以上。

  ②中梗死:小於一個腦葉,31~50mm。

  ③小梗死:16~30mm。

  ④腔隙性梗死:15mm以下。

  (二)腦栓塞

  1、多為急驟發病。

  2、多無前驅症狀。

  3、一般意識清楚或有短暫意識障礙。

  4、有頸動脈系統和(或)椎一基底動脈系統的症狀和體徵。

  5、腰穿腦脊液一般不含血,若有紅細胞可考慮出血性腦梗死。

  6、栓子的來源可為心源性或非心源性,也可同時伴有其他臟器、面板、黏膜等的栓塞症狀。

  (三)腦分水嶺梗死

  1、多因體迴圈低血壓及低血容量引起腦動脈灌注不足所致。

  2、以腦內相鄰的較大動脈供血區之間(邊緣帶)侷限性缺血為特徵。

  3、出現相應的神經功能障礙,一般無意識障礙,預後較好。

  4、影像學檢查通常發現相鄰腦葉區域灶性梗死。

  (四)腔隙性梗死

  1、發病多由於高血壓動脈硬化引起,呈急性或亞急性起病。

  2、多無意識障礙。

  3、應進行CT或MRI檢查,以明確診斷。

  4、臨床表現都不嚴重,較常見的為純感覺性卒中、純運動性輕偏癱、共濟失調性輕偏癱、構音不全一手笨拙綜合徵或感覺運動性卒中等。

  (五)無症狀性梗死

  為無任何腦及視網膜症狀的血管疾病,僅為影像學所證實,可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作為臨床診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