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脊柱外科 主治醫師 陳聰

  頸型頸椎病也稱區域性型頸椎病,是頸椎病裡最輕的頸椎病型別,是指具有頭、肩、頸、臂的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X線片上沒有椎間隙狹窄等明顯的退行性改變,但可以有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椎體間不穩定及輕度骨質增生等變化。此型在臨床上極為常見,是最早期的頸椎病。由於症狀較輕,往往重視不夠,以致反覆發作使病情加重,不少反覆落枕的病人即屬於此種改變。從大量的臨床觀察證實,此型實際上是頸椎病的最初階段,也是治療最為有利的時機。

  本病大多由於風寒、潮溼、枕頭不適或臥姿不當、頸肌勞損、頭頸部長時間單一姿勢、姿勢不良或過度疲勞等造成頸椎間盤、突間關節及肌肉、韌帶等勞損所致。有時外傷也起重要作用。在以上因素的作用下,首先導致頸肌的痙攣、勞累或肌力不平衡而出現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造成頸椎關節囊及韌帶的鬆弛,頸椎小關節失穩,此類改變刺激了頸神經根背側支及副神經而致發病。主要的臨床表現有;早期可有頭頸、用背部疼痛,有的疼痛劇烈不敢觸碰頸肩部,有的則輕微但治療總是無效或反覆發作;頭頸部不敢轉動或歪向一側,轉動時往往隨同軀體一起轉動。頸項部肌肉可腫脹或痙攣,有明顯的壓痛。急性期過後常常感到頸肩部及上背部痠痛。病人常訴頸部易於疲勞,不能持久看書、寫作和看電視等;有的感到頭痛、後枕部疼痛、胸痛及上肢無力;有的病人自訴晨起後“脖子發緊”、“發僵”,活動不靈便或活動時頸部有響聲;少數病人出現反射性的上肢疼痛、服麻不適,但頸部活動時並不加重。

  醫生檢查時可發現頸部偏歪,活動正常或受限,頸部肌肉痙攣有壓痛,往往表現在頸椎棘突的兩側,肩腳上部分頸背部及肩腫骨的內側部;可見棘上韌帶腫脹、壓痛及棘突偏突歪斜,棘突間距增大;壓頭試驗和上臂牽拉試驗陰性,無肌乏力、肌萎縮表現,上下肢肌鍵反射正常,無病理反射;X線片上可見頸椎曲線消失而變直,頸椎反關節呈“雙邊”、“雙突”徵,鉤推關節間隙不對稱等改變,少數病人有骨質增生及項韌帶骨化等表現,但也有病人沒有X線片改變或僅有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

  絕大部分病人可以治癒或自愈。在日常生活、工作時應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尤以注意睡眠及工作時的體位,避免外傷、勞損及寒冷等不良刺激。平時只要注意保護頸部,避免頸型頸椎病以非手術療法為主,各種自我療法均有效,尤其是自我牽引療法、肩頸部的理療、按摩及應用放鬆頸部肌肉的藥物或舒筋活血類的藥物。症狀較明顯的病人,也可用頸圍保護,如果選用間斷性頸椎牽引療法則更為有效。

  傳統的治療方法解決不了頸椎病問題只能使之反覆發作逐漸加重。對於頸型頸椎病來說項背肌的勞損是其關鍵的因素,傳統的治療方法之中,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提高項背肌肌肉力量,因此,沒有一種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錯,絕大部分病人可以暫時治癒或自愈,但是,症狀會反覆出現的。日常生活、工作時的確應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尤以注意睡眠及工作時的體位,避免外傷、勞損及寒冷等不良刺激。頸部的牽引、理療、按摩及應用放鬆頸部肌肉的藥物或舒筋活血類的藥物這些方法何者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頸圍保護之後肌肉會更加無力,頸椎牽引療法暫時可以緩解肌肉痙攣,緩解疼痛,但是也是解決不了肌肉無力問題的。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傳統的治療方法僅僅可以緩解症狀,但是不能夠治癒頸型頸椎病。要想治癒頸型頸椎病,必須進行頸椎周圍的肌肉力量的鍛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