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內科 主治醫師 範曉勝

  1、概念: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簡稱冠心病,是由於冠狀動脈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導致冠脈供血和心肌需求之間不平衡所致的心肌損害,冠心病與腦血管疾病一起目前是我國常見病。冠心病多在中年以上發病,但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男性發病率與死亡率明顯高於女性,但女性絕經後發病率逐漸與男性相仿。

  2、病理:

  正常人在靜息時冠狀動脈血流量每分鐘為250 ml,佔心排血量的5%。心肌攝氧量比較恆定,從每1000 ml冠狀動脈血流量中攝氧約150 ml。心肌細胞氧分壓是調節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主要因素。

  當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心臟搏動次數增多,收縮力增強,以及心室壁張力增高,致心肌需氧量增大,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冠狀動脈血流量就相應增多,以滿足心肌氧的需要。如冠狀動脈管腔狹窄則心肌需氧量增大時,冠狀動脈供血量不能相應增多,臨床上呈現心肌缺血的症狀。長時間心肌嚴重缺血可引致心肌細胞壞死。

  通俗地講,如果把心臟比喻成一個機器,冠心病可以理解為機器的供油系統出現障礙,導致機器的最大供油量下降,從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

  3、症狀:

  無症狀(隱匿型)、有症狀(心絞痛、心梗、心衰、猝死),臨床所見大多指有症狀的冠心病。常見表現如下:

  (1)心絞痛:管腔狹窄輕者可不出現心肌缺血的症狀。病變嚴重者冠狀動脈血流量可減低到僅能滿足靜息時心肌需要的氧量;但當體力勞動、情緒激動等情況下,心肌需氧量增加就可引起或加重心肌血氧供給不足,出現心絞痛等症狀。

  (2)心肌梗死冠狀動脈發生長時間痙攣或急性阻塞,血管腔內形成血栓,使部分心肌發生嚴重、持久的缺血,可以造成區域性心肌壞死,亦即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最常發生在左冠狀動脈前降支分佈的區域。急性心肌梗死可引起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或心室壁破裂,目前死亡率仍然較高。

  (3)心衰: 發生過心肌梗死的病人,由於壞死的心肌被癱痕組織替代,病變的心室壁薄弱,日後可形成室壁瘤。病變波及乳頭肌,或鍵索壞死斷裂,即產生二尖瓣關閉不全。病變波及心室間隔,可以穿孔,成為室間隔缺損。心肌長期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廣泛變性和纖維化,導致心臟擴張。臨床表現為一種以心功能不全為主的綜合徵,稱為缺血性心肌病,預後較差。

  (4)猝死:以急性心跳驟停或惡性心律失常發病,目前猝死大部分為心臟原因。

  4、治療:

  目前,冠心病的治療可分為內科藥物治療、介人治療和外科治療三類。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