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蒯東

  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 noid hemorrhage,aSAH)約佔所有卒中的5%,因其患病年齡較低,病情嚴重,對社會與家庭影響極大。腦CV(cerebralvasospasm,CV)是aSAH後最常見的併發症,發生率高達70%,其中高達36%的患者發生症狀性腦缺血,使死亡率增加了1.5~3倍。

  臨床症狀和經顱多普勒超聲(transcranial Doppler,TCD)檢查提示可能存在CV者,最終可通過全腦血管造影明確診斷。使用TCD測定腦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CBFV)可發現SAH後CV,且TCD具有與血管造影相同的敏感度及特異度。因此,TCD是評價aSAH不同治療方法之間血流動力學差異的良好方法。

  aSAH患者應接受神經外科夾閉術或血管內填塞術以降低再出血風險。然而,目前關於選擇何種方式處理動脈瘤尚無定論,且關於不同方法治療aSAH後的血流動力學比較的資料較少,尤其是缺少未手術患者的相關資料。為了評價不同治療方法對aSAH後CV的影響,本研究使用TCD對發病14 d內的aSAH患者的腦血流動力學進行連續監測,分析不同治療方式對CV的影響。

  1、物件與方法

  入選標準

  ①年齡≥18歲;

  ②符合國際疾病分類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第10版,診斷程式碼為430.0(SAH)[9];

  ③72 h內完成全腦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④手術組的患者在72 h內完成手術治療;

  ⑤顳窗良好。

  排除標準

  ①DSA證實非動脈瘤性SAH;

  ②發病時間不明確或來院超過72 h;

  ③顳窗較差;

  ④TCD和(或)DSA發現顱內外大動脈狹窄;

  ⑤嚴重的內科併發症。

  2、結果

  基線資料 入組的45例患者完成全部12次TCD檢查及90 d隨訪。基線資訊分析發現3組患者人口學、既往史(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酗酒及既往SAH病史)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保守組、填塞組及夾閉組的臨床及影像學分級差異無顯著性(P>0.05)。

  45例患者中有14例經DSA證實有責任動脈瘤,但因為有些責任動脈瘤位於MCA分叉處,上面發出供應腦部功能區的深穿支;患者病情較嚴重,Hunt-Hess分級超過Ⅲ級;或拒絕手術治療,從而沒有接受動脈瘤閉塞術。其中2例患者死於動脈瘤破裂再出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