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量飲酒有益健康”這個說法不僅僅在酒類營銷中經常強調,許多醫學、營養和科普界人士也經常提到――而且,他們還真能擺出許多科學研究文獻來支援這種說法。有著許多“科學研究表明”,這種說法真的靠譜嗎?
這個說法大致起源於1991年。在美國的一個電視節目中,有人提出了一個“法國悖論”――法國人的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並沒有多健康,他們的心血管發病率卻不高。節目中給了一個解釋:法國人喝葡萄酒多,葡萄酒可能有利於心血管健康。
這個猜想很有“養生大師範”,不過推理不靠譜只能說明它的理由不充分,卻並不能否定它。為了解釋“法國悖論”,各國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研究,總共調查過的人數加起來超過百萬,時間長的可達一二十年。在流行病學調查領域,這可以算得上資料最豐富的研究之一。
結果顯示這種猜想還真不離譜。在這些研究中,科學家們把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以及它導致的死亡率與喝酒的量對比,發現“適量飲酒”的人群中二者都比完全不喝酒的人群要低。當然,喝酒比較多的人群中,這二者又升高了。而且,不僅僅是葡萄酒,啤酒和白酒也有類似的結果。
當然,作為流行病學調查,往往會受到其他“混雜因素”的影響。比如,經常喝葡萄酒的人,收入往往比較高,因而醫療條件等也要好一些。而是否喝酒可能還伴隨著其他的生活方式,比如蔬菜、水果、鍛鍊身體等等。在大型調查中,可以用統計工具剔除這些因素的影響,而儘可能得到“適量飲酒”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
一般的結論是,在剔除了科學家們能夠想到的混雜因素之後,“適量飲酒”對心血管健康的積極作用減小了,但並沒有完全消失。也就是說,比起不喝酒的人,每天喝一點酒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以及它導致的死亡率依然要低一些。
為了解釋這一現象,有學者提出了一些假說。比較有名的一個是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劑比如白藜蘆醇。不過,動物試驗又發現,要通過喝葡萄酒來達到白藜蘆醇起作用的劑量,人會先被撐死。另一種著名的假說是酒精有助於增加血液中的“好膽固醇”,而好膽固醇的增加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一些試驗證據似乎支援這種假說,“適量飲酒有益心血管健康”也就得到了比較多的認同。
但是,心血管疾病並非危害健康的唯一因素,“適量飲酒”會不會對於其他的健康因素也有影響呢?對其他方面的影響也有過許多研究。雖然不象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那麼深入,但彙總起來也不少。2004年,義大利學者發表了一項薈萃分析,彙總了過去三十多年中發表的喝酒與腫瘤等14種疾病以及受傷情況的流行病學調查。
這項薈萃分析在科學文獻資料中找到了幾百項研究,其中有156項質量較高,被彙總起來進行統計分析,涉及到的總人數超過了11.6萬人。在這些研究中,飲酒量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與通常的結果很一致:與不喝酒的人相比,每天喝20克酒精的人冠心病的發生率低大約20%。
但這是“適當飲酒”唯一降低的疾病發生率。在其他疾病中,即使是每天喝25克酒精這個“適量”,也會導致多種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發性高血壓增加43%,肝硬化增加1.9倍,慢性胰腺炎增加34%。其他的結腸癌、直腸癌、肝癌也有小幅增加。
如果飲酒更多的話,那麼這些疾病的風險就大大增加。比如,如果每天喝50克酒精(大致相當於2兩50度的白酒),那麼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將增加2.1倍,食道癌、喉癌和原發性高血壓的風險都會增加一倍左右,乳腺癌增加55%,肝硬化增加6.1倍,慢性胰腺炎增加78%,出血性中風增加82%,而肝癌的增加也有40%。
與飲酒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研究相比,飲酒與其他疾病風險的研究還比較有限。雖然這項薈萃分析中涉及到的人數超過了11萬,但具體到許多疾病上,研究數與涉及的人數也都不算多。這就使得結論的代表性比較有限,有很多調查甚至可能只對具體的地區與人群有效。
但是,這項薈萃研究給了我們兩點很重要的資訊:第一,飲酒對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應該僅僅考慮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雖然酒類營銷很喜歡這樣宣傳;第二,飲酒對癌症風險的影響,沒有發現“安全閾值”的存在――也就是說,只要喝了,就會增加風險。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