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傷科 住院醫師 郝剛

  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

  【術前準備】

  1、術前定位最重要。

  一般說來,根據詳細的檢查(包括感覺障礙區、肌力減弱、反射異常,腰部壓痛最明顯處等),就可以判斷哪一間盤突出及神經根受壓。但椎間盤突出可以因部位不同、或突出病理不同而發生症狀與體徵差異。突出部位可為中央型,中央旁型,外側型,極外側型。

  突出病理可為膨出型,突出型,脫出型,遊離型。遊離型又可存在於椎管內各部位,甚至突入硬膜囊內。又椎間盤突出在同側多發或雙側同發的情況不算少見,也有少數與環骺一起突出,有時上述還可以合併出現,使臨床症狀、體徵複雜,需要好好分析和判斷,並根據判斷進一步行必要的輔助檢查,才能做出正確的術前診斷和定位。

  2、術前應常規攝X線片,除外腰、骶椎和骶髂關節的病變(如椎體結核、腫瘤等),以免誤診。根據腰椎生理弧度的改變,突出的椎間隙多呈狹窄,病期長的可以見到椎體有脣突樣增生等表現,可有助於診斷。此外,X線片還可顯示先天性變異,腰椎的數目與髂骨嵴平面的高度,可作為手術時定位的依據。對可疑椎管狹窄的病例,應完善CT、MRI檢查。

  3、病人在術後需要臥床2~4周左右,術前應重視和囑咐病人練習臥床排大、小便,以減少術後排便的困難。

  4、般術中出血很少,不需要配血,但對體弱的應配血備用。

  【手術步驟】

  1、體位:

     俯臥體位的安放

  多采用俯臥位,以便作兩側探查與切除。俯臥時應用長圓軟枕墊高軀幹兩邊,避免腹部受壓。手術檯兩端搖低,使腰椎位於前屈位而展開椎板間隙。

   在背部作縱形面板切口

  拉開剝離後的骶棘肌,顯露椎板與黃韌帶

  2、切口、顯露:沿棘突的中線作直切口。先在患側貼近棘突邊緣切開深筋膜,骨膜下剝離骶棘肌。用椎板自動拉鉤拉開切口,清晰顯露病側椎板及黃韌帶。如需顯露兩側椎板,按同法顯露對側。

  3、擴大椎板間隙:腰5~骶1的椎板間隙較大,多數無需擴大;但腰4~5以上的多需切除部分椎板,才可達到足夠的顯露。擴大時,可用咬骨鉗咬除上一椎板的下緣,擴大到需要範圍,一般以能容納小指端部即可。骨面滲血用骨蠟止血。

  4、切除黃韌帶:在擴大的椎板間隙中,用尖刃刀的刀尖緊貼棘突旁的下一椎板上緣切開黃韌帶的下緣,用止血鉗夾起向上提起,由此向上、向外一次整塊切除黃韌帶。操作時刀尖刃面向上,精細操作,以免損傷黃韌帶前面的硬脊膜和神經根。有椎間盤突出的間隙的黃韌帶肥厚而發脆,牽拉時容易撕裂,需注意。遺留的黃韌帶可用髓核鉗清除。

  5、探查及顯露椎間盤突出:黃韌帶切除後,即可顯露硬脊膜及其外側的神經根。用硬膜剝離器分離硬脊膜和硬膜外脂肪,找到神經根,用神經鉤輕輕拉開,在其內、外側進行直視探查。突出處多呈緊張性球形隆起,也有已經破裂的,破損的纖維環組織可遊離在椎管內神經根附近或較遠的部位。

  病期長的,神經根周圍以至附近硬脊膜有不同程度的粘連,應仔細分離,不要損傷神經根及硬脊膜。少數病例突出靠外,不要遺漏。找到髓核突出後,換用圓弧形神經根拉鉤牽拉,小心保護神經,切除突出的椎間盤。

  6、切除髓核及遊離的纖維環組織:

  妥善保護和拉開神經根和硬脊膜,清晰顯露全部球形突出後,用尖刃刀+形切開突出部。切開時用小而穩妥的拉鋸樣動作,切勿傷及周圍的重要組織,並儘量避開擴張的靜脈。如不能避開,應以雙極電凝處理。張力大的間盤突出,切開後即有髓核及破損纖維環迸出,可用髓核鉗、小刮匙伸入椎間盤內,將遊離的纖維環組織切除乾淨,避免殘留而日後再次突出。

  同時注意不要過深伸入,以免突破間盤而損傷椎體前面的腹主動脈與下腔靜脈。應在X線片所示的間隙矢狀徑以內進行清除。如椎體後緣有脣樣增生,應細心切除。在手術過程中,應隨時清除骨或纖維環碎片,以免被推向和殘留在硬脊膜和神經根周圍,日後影響療效。

  7、止血、縫合:止血必須徹底,以免發生血腫、粘連而致術後疼痛。置管負壓引流後,沖洗傷口,逐層縫合。

  【術後處理】

  1、術後宜平臥數小時,腰部墊一薄枕以適應其前凸,達到有效的壓迫止血;並注意負壓引流的通暢。此後可隨便翻身。

  2、鼓勵病人自動排尿。

  3、後宜臥床休息2~4周,以利區域性癒合。

  4、出院後應堅持鍛鍊腰背肌,避免牽拉重物。一般術後1個月可恢復輕工作,3個月後可恢復原工作,但宜避免重體力勞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