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血管外科 主治醫師 王國濤

  概念:

  動靜脈瘻:動靜脈之間存在異常通道。此動靜脈之間異常通道稱為A-V的瘻口,此病變由於A-V之間的聯絡為經過末梢毛細血管網路,而發生短路。

  先天性A-V瘻(K-T):是胚胎髮育不良,造成血管畸形,在胚胎的中胚層發育演變過程中,A-V間殘留的異常通道而引起。常累及許多細小A-V分支,瘻口具有多發性,病變呈瀰漫性。瘻口細小時一般無血管搏動和雜音。動脈造影也常難以觀察到瘻口所在。診斷、治療有一定的難度。

  病生理:

  A-V瘻起源於間葉相同的毛細血管叢,A-V彼此互相交通,在功能上相互代替。正常成人血管從3個階段的血管伸展、吻合、萎縮和新生而成,(未分化的毛細血管期、毛細血管融合成叢狀結構的網狀期、血管基幹定性期)。

  多發的瘻口不斷髮展和蔓延,廣泛侵犯鄰近的組織、器官,如:肌肉、骨骼、神經甚至蔓延到整個肢體或軀幹。

  分型:

  1、幹狀A-V瘻

  瘻口的部位大都在肢體小A-V之間,存在橫軸方向的交通支,一個或多個瘻口,多數瘻口大,因為A-V之間血液分流多,區域性靜脈內壓力增加,可出現震顫,連續性雜音,靜脈曲張和蜿蜒狀動脈瘤。

  2、瘤樣A-V瘻

  瘻口在細小的A-V分支之間,區域性組織伴瘤樣擴大,一般血流少,無震顫及雜音。

  3、混合型

  有幹狀血管瘤和瘤樣A-V瘻混合發病,瘻口小,可改變不大,瘻口大可累及心功能。

  先天性A-V瘻不易確定瘻口所在,生長迅速的,後果嚴重,雖呈良性,但有惡性腫瘤的生物特性。

  臨表:

  1、肢體增粗、增長

  青少年骨垢端尚未閉和前,A-V已存在,周圍存在A-V吻合支,區域性血流豐富,血養增高,使患肢增粗增長。

  肢體沉重,腫脹,疼痛,毛髮增多,多汗,肢體長度不等,可有骨盆傾斜,脊柱彎曲畸形。

  2、血管瘤(胎痣)

  先天性A-V瘻先天性血管瘤並存同一部位,血管瘤為紫蘭色,有時平坦或高出面板,大小不同,有的病變環繞整個肢體。

  3、皮溫增高

  A-V短路,肢體血液豐富和靜脈充血,區域性溫度增高3~5℃

  4、 靜脈瓣功能不全

  動脈高壓血通過瘻口進入靜脈,靜脈內壓增高,官腔增粗,靜脈瓣損傷,靜脈血倒流,A-V瘻部位,靜脈曲張,瘻口大時靜脈曲張處有搏動,因為靜脈瓣功能不存在使肢體表淺靜脈迂曲,淤滯,皮炎,色素沉著,溼疹,頑固潰瘍,出血。

  5、雜音、震顫

  沿患肢血管走行可有散在震顫雜音。

  6、動脈供血不足

  少數肢端發涼,色素沉著,甚至出現壞疽。

  7、瘻口大病程長,周圍血阻力下降,每搏心輸出量增加,發生心衰。

  輔助檢查:

  1、彩色多普勒超聲 瞭解血分流情況

  2、周圍靜脈測壓及血氧測定, 證實A-V短路迴流的存在

  3、動脈造影

  診斷:(三聯徵)

  1、搏動性腫物

  2、震顫

  3、雜音

  治療:

  手術,骨垢閉合前,無心血管併發症前手術根治效果好。

  手術適應症:

  1、生長迅速,伴明顯症狀者,近早手術,兒童6歲前效果好。

  2、生長緩慢,雖無明顯症狀,無自愈可能,病變進展,也應近早手術。

  3、病變累及周圍組織,如神經受侵後疼痛,後面板併發出血,潰瘍或感染者,內臟A-V瘻,消化系統A-V瘻,引起出血或肺內A-V瘻出現發紺,氣急等,應近早手術。

  4、併發心衰。

  術式:

  1、病變切除 適用於侷限病變

  2、A-V瘻主要A-V分支結紮術 適用於病變廣泛或深層,以及反覆感染,潰瘍或出血

  3、動脈內栓塞 使用明膠海綿,無水酒精使組織脫水,蛋白質凝固,內皮細胞變性,血管收縮形成血栓。

  4、截肢或截指 涉及整個肢體或肢體末端,伴有嚴重感染,潰瘍,出血,壞死或心衰時。

  護理:

  1、指導病人注意患肢保護,非手術治療後復發者,應用彈力繃帶和彈力襪,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外傷。

  2、動脈栓塞後,穿刺部位應壓沙袋4~6小時,臥床12小時。觀察有無出血或血腫,如有出血應壓迫至出血停止,而後加壓包紮,注意肢體遠端血供。

  3、預防潛在併發症,如出血,外傷,感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