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一般是細菌、病毒或它們的代謝產物引起的。發燒以後心跳增快,血液迴圈加速,流向發炎處的血液量增多,一方面可以沖淡、帶走細菌及產生的毒素,另一方面白細胞數量增加,除可直接破壞、吞噬細菌和病毒以外,還能產生一種內源性致熱質,來刺激產生具有殺滅細菌或病毒能力的抗體,促使病情好轉。同時把血液中的鐵質暫時儲存在肝臟內,細菌一缺鐵就難以生長。如果剛發熱就用退燒藥,不僅上述一系列變化難以實現,還可以掩蓋病情。
一般主張在下列情況下用降溫治療:
1、發熱在在38.5℃℃以上;
2、因發燒不適而影響患兒休息;
3、發熱伴煩躁不安或激惹、驚跳等驚厥先兆者;
4、有高燒驚厥史者。
降溫一般使用物理降溫(如冷水浸溼毛巾敷於前額、腹股溝、腋下等大血管處)、或頭枕冰袋、或用50%酒精擦四肢、頸部、大血管處至皮膚髮紅)和藥物降溫(如阿司匹林、退熱栓、安痛定等)。退燒時不要用藥過多,同時注意患兒精神狀況,並讓孩子多飲水,以利發汗降溫。一旦患兒精神不好或用藥後體溫不降,就要及時看醫生,不要耽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