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核醫學科 副主任醫師 周汝明

  1、什麼是甲狀腺

  甲狀腺是一種蝴蝶形的腺體,由兩個翅膀(左右腺葉)和中間部分(峽部)連線,似“H”形,位於頸前,重約20~30克,可隨吞嚥上下移動。甲狀腺的主要功能是產生甲狀腺激素。

  2、什麼是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激素由甲狀腺產生,它包括TT3、TT4、FT3和FT4。甲狀腺對碘具有很強的聚集作用,佔全身含碘量的80%左右。甲狀腺從血液中攝取碘(絕大多數來自食物比如海鮮,麵包,鹽)並利用其生產甲狀腺素,它對人體生長髮育及器官功能調節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控制人體的新陳代謝的速度,甲狀腺功能失調時,通過干擾甲狀腺激素的產生,會引起一系列的症狀與疾病。

  3、 131碘是什麼藥物

  131碘(131I)為一種放射性藥物,是碘的同位素,與碘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但與普通的碘不同,它能發射出用於顯像的γ射線和用於治療的β射線,從而發揮診斷和治療的作用。

  4、什麼叫放射性碘治療(131碘治療)

  131碘只在甲狀腺組織聚集,而不被其他組織攝取,甲狀腺癌是人類內分泌腫瘤中最常見的腫瘤,其中絕大多數是分化程度較好的惡性腫瘤。分化型甲狀腺癌細胞一般都保留了正常甲狀腺細胞能夠攝取和利用碘離子的特性,當甲狀腺切除後,甲狀腺癌轉移灶具有攝取131碘的功能。當患者口服一定量的131碘(溶液或膠囊)後,殘餘的甲狀腺和轉移灶能高度攝取131碘,通過131碘發射出的β射線,可以有效的清除殘餘甲狀腺組織和殺滅腫瘤細胞,這種方法就叫做“放射性碘治療”。

  5、哪些甲狀腺癌患者需要131碘治療

  甲狀腺癌一般按病理型別分為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四種類型,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統稱為分化型甲狀腺癌,放射性碘治療只適用於分化型甲狀腺癌,甲狀腺髓樣癌和未分化癌因不具備攝131碘功能,因此,不適合用放射性碘治療。甲狀腺癌的首選治療是外科手術,而放射性碘治療僅是術後的進一步治療,二者之間是先後關係。因分化型甲狀腺癌惡性程度不高,預後較好,目前國內外關於分化型甲狀腺癌手術後是否需要131碘治療存在一定的爭議。根據國外最新的甲狀腺癌治療指南,絕大部分甲狀腺癌患者都應在手術切除後需進行放射性碘治療,但甲狀腺微小癌不伴淋巴結轉移且無復發高危因素患者,指南並不推薦術後常規131碘治療。另外,肝腎功能不良、血象低下或者一些晚期重症甲狀腺癌患者如因腦轉移、骨轉移出現顱內高壓、脊髓壓迫等症狀時,儘管癌病灶能攝取和聚集一定量的放射性131碘,但由於131碘治療可能會危及生命,因此一般在131碘治療前需行外放療等。

  6、131碘治療有什麼好處

  甲狀腺癌術後放射性碘治療的意義在於:

  (1)131碘可清除術後殘留的甲狀腺組織中難以探測的微小甲狀腺癌病灶,以降低復發和轉移率;

  (2)放射性碘治療後的131碘-全身顯像,可以發現其他影像學檢查未能發現的新的轉移灶;

  (3)通過測定血裡的甲狀腺球蛋白(Tg),監測有無復發或轉移,既靈敏又準確,便於隨訪;

  (4)區域性或遠處轉移灶(如肺、骨、腦等)經多次131碘治療後絕大部分效果好,可見病灶明顯縮小,症狀減輕,提高生活質量,部分患者可以治癒。

  7、131碘治療副作用大嗎

  人體的正常組織細胞與甲狀腺癌細胞有不同的特性。除正常的甲狀腺組織細胞外,其他正常的組織細胞很少攝取和聚集131碘,因此受到的輻射危害相對較小。在大劑量放射性131碘治療的早期,病人可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一些輻射副反應(如上腹部不適、噁心、乏力、頭頸部腫脹等),但多數副反應都不嚴重、患者能忍受或者經過針對性處理後能得到緩解,少數病人短期內可能會出現月經紊亂、口乾、眼乾、血象下降等副反應,基本可自行恢復,整個131碘治療過程是比較安全的。根據我們多年累積的治療經驗和研究資料顯示,採用現行的131碘治療方法,一般不會出現嚴重的遠期副反應。當然也偶見少數病人在經過多次、長期大劑量131碘治療(合併其它抗腫瘤治療)後出現了骨髓抑制等較嚴重的情況,對此我們醫務人員會及時發現並相應調整治療方案。如果接受治療的病人能夠在治療期間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並注意自我輻射防護,病員之間能相互關懷,治療的安全性會進一步提高。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