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肝病科 副主任醫師 段衛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是乙型肝炎治療的關鍵,但目前一些患者的錯誤認識導致抗病毒治療未達到預期的療效。

  1、抗病毒治療無關緊要

  由於我國是乙型肝炎的高發地區,許多病毒攜帶者終生不發病。因此,使一些應該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誤認為:“抗病毒治療無關緊要”,“肝功能異常時服用一些降酶藥物就行了”。這些患者長期不願就醫,也不願聽從醫生的系統治療,甚至放棄定期的肝功能和病毒學指標的監測,一旦病情嚴重而不得不就醫時,已經發展為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晚期。

  的確有些乙肝病毒攜帶者可終生不發病。但乙肝病毒對人體的損害常常在體內靜悄悄地進行,多數慢性肝炎患者在轉氨酶輕度升高時並無明顯症狀;不像感冒發燒或腹瀉,患者本人不能根據自己的症狀來判斷自己是否應該治療。因此,我們常說乙肝病毒是體內潛伏的“特務”,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應該隨時保持警惕,定期到醫院檢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學指標,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就醫,根據醫生的治療方案進行抗病毒治療。

  2、盲目相信一些廣告

  一些乙肝患者為了治療疾病,盲目相信一些廣告。有一位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小三陽”患者,盲目聽信廣告,花了近兩萬元錢,不但沒有使乙肝病毒清除,還因藥物中毒導致了藥物性腎損害。還有一些患者看到一則抗乙肝藥物在轉基因鼠上試驗的報道,就認為這種藥物一定能治好乙型肝炎。其實,一種有效的抗病毒藥物都要按照國際上統一的GCP 標準,經過臨床前(動物)、Ⅰ期(健康人和少數病人)、Ⅱ期和Ⅲ期(國際多中心、雙盲對照)的臨床研究才能正式上市,有些藥物還要經過Ⅳ期臨床研究。在這些試驗中,不僅要觀察藥物的有效性,還要觀察其安全性。這一過程,至少要經過2~3年。在這些試驗結束前,誰也不能斷定其在臨床上肯定有效和安全。

  3、沒有適應證隨便用藥

  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藥物屬於處方藥,其最佳適應證是HBV DNA陽性,ALT反覆波動在80~300單位的慢性活動性肝炎病人。另外,一些肝硬化患者,肝、腎移植術的乙肝感染者,腫瘤化療期和圍手術期的乙肝感染者也可使用。但目前常看到一些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為了達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而自行購藥治療,儘管在治療的初期可以達到HBV DNA陰轉的結果,但停藥後仍會再次升高,其結果最終導致病毒發生耐藥,甚至在患者真正需要抗病毒治療時,無法選擇有效的治療藥物。

  一些患者在乙肝抗病毒治療時今天服藥,明天漏服,或者想起來就治療,忘記了就停藥;還有一些患者在治療後剛剛達到HBV DNA陰轉的初步療效就誤認為病毒已被清除,可以停藥了。這樣的治療不僅起不到對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而且還可能加速耐藥的發生,甚至使病毒的複製反彈,導致肝病加重。這是因為目前一些抗乙肝病毒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乙肝病毒的複製。服藥時,乙肝病毒的複製減弱或停止;停藥後,乙肝病毒會重新活躍。因此,一定要堅持按時服藥和長期治療,達到一個持續地抑制病毒的效果,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4、治療期間未進行監測

  抗乙肝病毒的藥物是否達到了效果,是否產生了耐藥,主要依靠治療期間的監測。如果治療3 個月以上,患者的HBV DNA滴度未見下降,說明這種抗病毒藥物治療無效,就應該更換其他抗病毒藥物治療;如果達到療效,可繼續治療一段時間後停藥;如果用藥期間出現HBV DNA和ALT的反跳,可能是因為病毒發生了變異,對藥物產生了耐藥。另外,有些抗病毒藥物在治療期間可能會發生一些不良反應,如干擾素可能引起白細胞下降和肝功能異常,個別患者可出現甲狀腺功能異常等。這些不良反應都需要在治療中定期檢查才能及時發現。一些患者用藥期間未進行監測,以致醫生無法判斷藥物的療效,一些不良反應不能及時發現,甚至造成嚴重後果。

  5、過分恐懼病毒變異

  一些患者的HBV DNA滴度很高,肝功能長期異常,但由於過份恐懼病毒變異而不敢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這會使病毒在體內不斷複製,肝細胞壞死持續存在,肝功能長期異常,其結果將會刺激肝臟內大量纖維組織增生來修復肝臟內的壞死灶,導致肝硬化;或由於增生過度,導致肝腫瘤的發生。

  其實病毒變異是很正常的事,沒有什麼可怕的。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會發生變異。這是因為人類要用藥物去抑制病毒的生長,而病毒本身也要去適應環境得以生存。例如流感病毒,每年都在發生變異,因此每年都要製造出新的疫苗進行預防接種。細菌也會發生變異。使用青黴素治療一段時間,細菌就對青黴素產生了耐藥,這就是細菌發生了變異的結果。乙肝病毒也是這樣,長時間使用一種抗病毒藥物,病毒就會發生變異,使其對這種藥物發生了耐藥。一旦病毒對一種藥物耐藥後,可再選用其他藥物繼續治療。目前抗乙肝病毒的藥物種類較多,且耐藥率極低的新藥物已經上市。如果積極治療,使病毒很快受到抑制,肝細胞壞死停止,肝功能好轉,就阻止了肝纖維化的進展,為進一步的治療或等待更有效的藥物出現贏得了時間。

  6、“小三陽”患者不用治療

  一般來說,乙肝病毒感染的“小三陽”狀態是乙肝病毒複製的“冬眠期”。這時,乙肝病毒幾乎無複製,肝功能正常,病人的病情相對平穩,無須治療。但部分“小三陽”患者反覆肝功能異常,其原因可能是感染了一種前C 區變異的乙肝病毒。這種前C區變異的乙肝病毒感染在歐洲地中海地區和亞洲地區多見,其流行率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40%左右。這樣的患者儘管血清中的e抗原陰性,體內仍長期存在乙肝病毒DNA的複製(HBV DNA陽性),病情仍可不斷進展。患者常伴有持續性或間歇性血清轉氨酶升高,導致進行性肝病。因此,這樣的“小三陽”乙肝患者仍需要抗病毒治療。經過抗病毒治療,乙肝病毒的複製會很快被抑制,肝細胞的壞死也就隨之停止了。

  7、肝硬化患者抗病毒已為時過晚

  有些乙肝患者的病情已經發展為肝硬化,甚至出現了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等肝功能失代償的表現。這些患者常對治療失去信心,認為抗病毒治療已經為時過晚。其實,近年來上市的新一代核苷類抗乙肝病毒藥物不僅能緩解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而且還很安全。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肝硬化患者在醫生的指導和監測下進行一定的抗病毒治療,可達到緩解病情,減少肝癌發生機率的作用。

  乙型肝炎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傳染病之一,醫務工作者正在努力研究更新的藥物,為攻克乙型肝炎開闢了更多的途徑。但所有藥物都有其適應證,尤其是一些新藥,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避免濫用,定期監測,減少不良反應,才能達到其最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