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腸長約1.5米,只佔整個腸道的一小部分,但是它卻是腸道腫瘤的高危地帶。在腸道中,小腸對癌症有天生的抵抗力,很少會患上腫瘤。大腸可沒這麼幸運,它的各個部分都可發生癌腫,最常見的部位是直腸,其次是結腸。
對於大腸癌,有一個驚人的數字,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的醫學專家統計,每當有17-20個嬰兒出生,日後將有一人患大腸癌,我國的統計數字表明,每50名嬰兒,日後將有一個死於大腸癌。
這是多麼恐怖的資料!大腸癌已經成為嚴重威脅我們健康的惡魔之一!
“無症狀”是大腸癌的隱身衣
大腸癌早期沒有症狀,不易引起人們的警惕,一旦發現,多已達中晚期。早期癌術後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而晚期大腸癌無法行根治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接近0%,可見,早發現、早治療成為根治大腸癌的關鍵。
為什麼現在患大腸癌的人越來越多呢?這和我們生活條件的改變關係很大。現代人飲食結構三高一低: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在腸道內分解,可產生甲基膽蒽和不飽和多烴等兩種強致癌物。
而高蛋白,高脂肪飲食消化慢,糞便在腸道停留時間長,加上缺乏體育鍛煉,糞便中的有害物質長期儲留,對大腸癌的發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合理安排膳食,多吃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多運動,都是有利於防止大腸癌的重要手段。
肛門指檢,一指值千金
一提到肛門,人們總會很自然地流露出一種見不得人的神色。也許是這個緣故吧。使到很多患有肛門、直腸及其附近器官疾病的病人變得諱疾忌醫,不敢到醫院看病,由此鑄成大錯者並不少見。
有一位王先生,不到40歲便成為某名校的學科帶頭人。雖然大便帶血已經半年多,但他一直以為是“痔瘡”,所以也沒有在意。直至春節放假,他才在夫人的“押解”下來到醫院檢查。
外科醫生做了個簡單的肛門指檢之後,臉上出現的遺憾表情已讓王夫人心涼了半截。果然,行腸鏡檢查證實為直腸癌晚期,已經失去了手術機會。
肛門指檢是早期發現直腸癌的一種既簡單又無痛苦的檢查方法。醫生只要將戴有手套的食指插進病人的肛門內,就可以初步診斷包括可以危及生命的直腸癌在內的及其附近多種器官的疾病,如直腸息肉、前列腺增生、盆腔佔位和某些婦科疾病。肛門指檢的最大價值是其可以早期發現直腸癌。
在臨床工作中,約有80%的直腸癌病變可通過肛門指檢而被早期發現,直腸癌如能早期診斷和治療的話,大多數人會被治癒。
由此可見,凡是年過30歲的人,近期來有大便習慣改變,譬如大便次數增加,便祕或腹瀉便祕交替;或是雖然便意頻頻但又無糞便排出,肛門不適和墜脹感;有便血或大便表面附有粘液膿血,都應作肛門指檢,以排除直腸癌的可能。
大腸鏡,讓癌變無處遁形
未到而立之年的白某身體一直很好,但去年2月開始便血,一個月後不見好轉,後到某門診部檢查,醫生先後診斷為痔瘡及腸炎,並進行了相關治療。五個月後,白某的病情漸重,家人便將他送往某大醫院,經結腸鏡檢查,被確診為直腸癌晚期……
40~50歲以後,進入腸癌的高發期,其發病率佔惡性腫瘤第二或三位。消化道癌症症狀很模糊,比如便祕、便血等,生活中經常遇到,總被當成其他疾病來治療,這樣拖來拖去就拖成了晚期。
有沒有辦法提早發現、消滅這些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病魔呢?腸道內窺鏡也許能幫助你。腸鏡經肛門進入,可以“搜尋”整個腸腔。
在我國因為費用等原因,目前內窺鏡檢查尚未列入常規健康體檢專案,而人們對花錢做消化道內窺鏡檢查疾病的意識還不夠,所以早期腸癌在我國發現率極低。大量的腸癌病人錯失早期發現的機會,極大地影響了腸癌的療效及預後。
結腸鏡檢查是診查結、直腸腫瘤及癌前病變的最有效方法,所以不論有無症狀,建議人們在40歲時最好做第一次結腸鏡檢查,以後可以每隔3~5年檢查一次。如果條件實在不允許,也應做個檢檢視大便是否有潛血,發現問題者再做進一步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