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外科 主治醫師 孔凡庭

  乳腺癌發現時小於1 釐米生存率在90% 以上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心乳腺疾病,特別是乳腺癌。癌症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乳腺癌又列為女性癌症的突出位置。由於近年推出乳房專用的影像裝置,使乳腺癌能早期發現,從而降低了死亡率。雖然檢查方法有了提高,但接受檢查的人並不那麼多,特別是早期接受檢查的人更不普遍。多數人是出了症狀才去醫院,這樣往往失去了最好的治療機會。乳腺癌是自己早期發現的癌症中比較可能的一種。因此,一般建議年過30歲的女性應經常接受乳房觸診,特別是女性應學會自己觸控乳房,在每月月經結束後1周內定期觸診,可能發現異常。據研究,自己檢查爭取能在小於5角硬幣一半(1釐米)以前就發現,這樣經治療後10年生存率可在90% 以上,20 年生存率可在85% 以上。如果能定期接受專科醫師觸診檢查可以更早發現。如此時發現,治癒率可達90%以上。(所以早期發現乳腺腫物並不可怕)

  乳腺癌發病年齡在40歲後半期出現高峰,以後並不減少。因此,40歲以後女性為了保護好你的乳房和生命,必須定期自己檢查和接受專科醫師檢查,如果能每年進行一次乳房影像學檢查更為理想。如自己檢查發現有半個5角硬幣大小疙瘩,必須毫不遲疑地去專科醫院進行進一步精確檢查,配合乳房造影法,以否定或肯定是否存在乳腺癌和確定如何治療。臨床分期:根據以上不同的TNM可以組成臨床不同分期。

  0期  TisN0M0

  I期  T1N0M0

  Ⅱa期  T0N1M0;T1 N1*M0(*N1的預後同N0);T2N0M0

  Ⅱb期  T2N1M0;T3N0M0

  Ⅲa期  T0N2M0;T1N2M0;T2N2M0;T3N1,2M0

  Ⅲb期  T4,任何N,M0;任何T,N3M0

  Ⅳ期  任何T,任何N,M1

  ●第一期:腫瘤的大小在2釐米以下,腋窩淋巴結仍未受影響,癌細胞未擴散至身體任何地方。

  ●第二期:腫瘤大小在2~5釐米之內,或腋窩淋巴結已受影響,或兩者同時出現,但仍未進一步擴散。

  ●第三期:腫瘤大小在5釐米以上,腋窩淋巴結已經受影響,但並無進一步擴散。

  ●第四期:包括任何大小的腫瘤,淋巴結通常已經受影響,癌細胞已經擴散至身體其他部分,即有遠處轉移。

  各期乳腺癌的10年生存率如下:

  ■第一期:80~90%

  ■第二期:60~70%

  ■第三期:30~40%

  ■第四期:小於10%

  以下內容非專業人員可以不看

  乳腺癌 TNM 國際分期法

  目前常用的臨床分期是按1959年國際抗癌聯盟建議,並於1978年經修改的TNM國際分期法。

  乳腺癌的臨床分期是對乳腺癌患者已發展到何種程度作出的判定,對指導治療及判斷後具有重大意義。

  它取決於以下三個方面的表現:

  1、癌腫本身的生長情況,包括腫瘤的大小和它的浸潤範圍,以“T”(Tumor)字表示;

  2、區域淋巴結的轉移程度,以“N”(Node)表示;

  3、遠位臟器有無血行轉移,以“M”(Metastasis)表示。

  如果在T、N、M三個字母下面再附加0、1、2、3等數字以表示其變化的程度,就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某一具體乳腺癌目前的臨床情況。這是國際抗癌協會所通過的臨床分期法,簡稱為TNM分期法。腫瘤的組織學表現不影響臨床分期的劃分。

  T――代表原發腫瘤的情況。大多數癌腫的T可分為四級,即T1、T2、T3、T4.分級的標準一是腫塊大小,二是區域性浸潤表現。某些癌腫還有另外兩種分級,即T1S代表原位癌T表示未捫及原發癌灶。

  N――代表區域淋巴結的情況。臨床上亦分為四類,即N0、N1、N2和N3.為了說明日後病理檢查有無淋巴結轉移,如證實有轉移,則在N上加“+”,如無轉移,則在N上加“―”。如臨床上未能觸及的淋巴結中已有轉移,則為N0+,已觸及的淋巴結中未見癌細胞轉移,則以N1―表示。臨床醫師對自己觸及的淋巴結,也可以在N後面附加a或b來代表自己對有無癌轉移的判斷,如N1a或N2a代表淋巴結可觸及,但認為非癌轉移,N1b或N2b代表淋巴結可觸及,且認為已有癌轉移。

  M――代表遠處組織的血行轉移。M0表示無遠位組織血行轉移,M1則表示已有遠處組織的轉移。

  1)原發腫瘤(T)分期:

  Tx  原發腫瘤情況不詳(已被切除)。

  T0  原發腫瘤未捫及。

  Tis  原位癌(包括小葉原位癌及導管內癌),Paget病侷限於乳頭,乳房內未捫及塊物。

  T1  腫瘤最大徑小於2cm.

  T1a  腫瘤最大徑在0.5cm以下。

  T1b  腫瘤最大徑0.5~1cm.

  T1c  腫瘤最大徑1~2cm.

  T2  腫瘤最大徑2~5crn.

  T3  腫瘤最大徑超過5cm.

  T4  腫瘤任何大小,直接侵犯胸壁或面板(胸部包括肋骨、肋間肌、前鋸肌、但不包括胸肌)。

  T4a  腫瘤直接侵犯胸壁。

  T4b  乳房表面面板水腫(包括橘皮樣水腫),面板潰瘍或腫瘤周圍面板有衛星結節,但不超過同側乳房。

  T4c  包括T4a及T4b.

  T4d  炎性乳腺癌。

  2)區域淋巴結(N)分期:

  N0  區域淋巴結未捫及。

  Nx  區域淋巴結情況不詳(以往已切除)。

  N1  同側腋淋巴結有腫大,可以活動。

  N2  同側腋淋巴結腫大,互相融合,或與其他組織粘連。

  N3  同側內乳淋巴結有轉移。

  3)遠處轉移(M)分期:

  Mx  有無遠處轉移不詳。

  M0  無遠處轉移。

  M1  遠處轉移(包括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

  4)臨床分期:根據以上不同的TNM可以組成臨床不同分期。

  0期  TisN0M0

  I期  T1N0M0

  Ⅱa期  T0N1M0;T1 N1*M0(*N1的預後同N0);T2N0M0

  Ⅱb期  T2N1M0;T3N0M0

  Ⅲa期  T0N2M0;T1N2M0;T2N2M0;T3N1,2M0

  Ⅲb期  T4,任何N,M0;任何T,N3M0

  Ⅳ期  任何T,任何N,M1

  在此分期中,Tis在臨床上只能有paget病限於乳頭者,其他原位癌均不能作臨床診斷,而N3(內乳淋巴結的轉移)在臨床亦是不能觸及的。

  總的說來,癌腫不大(小於5釐米),腋淋巴結亦不能觸及者為Ⅰ期;癌腫雖不大,但腋淋巴結已腫大者為Ⅱ期;凡已有遠處轉移者,則不論癌腫的區域性生長情況或區域淋巴結的轉移情況,一律列為Ⅳ期。Ⅲ期最為複雜,T1N2與T4N3就代表兩種極端情況。一般說,凡區域淋巴結轉移情況屬於N3範圍或區域性腫塊生長情況屬於T4範圍者,預後都較差,可以考慮手術前應用放療或化療,以求延長生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