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李學英

  新生兒腦梗死是發生於胎齡28周至生後28天的腦血管事件。發生率1/4000-1/1578,為新生兒驚厥的第二最常見原因。

  易發部位

  腦的動脈來源於頸內動脈和椎動脈,以頂枕溝為界,前者供應大腦半球的前2/3和部分間腦,後者供應大腦半球的後1/3及部分間腦、腦幹和小腦。兩系動脈在大腦的分支可分為皮質支和中央支,前者營養大腦皮質及深面髓質,後者供應基底核、內囊和間腦等。

  新生兒腦梗死最常發生於大腦中動脈區域,多為單側受累,左側較右側更為常見,磁共振成象上常見於左側顳、頂、枕葉的受累。大腦中動脈的梗死又分為主幹梗死、皮質支梗死(分水嶺梗死)以及中央支梗死(豆紋動脈梗死)。胎齡28-32周的早產兒常見於累及一隻或更多的豆狀和紋狀體分支,胎齡大於32周的早產兒及足月兒易發生主幹分支梗死。

  病因及高危因素

  通常認為新生兒腦梗死的病因多與源自顱內或顱外血管、心臟或是胎盤的血栓栓塞相關。產前和產後的幾天對母親和嬰兒來說是一段特殊的腦梗死危險時期,可能與這段時期凝血機制的活化相關。

  產前高危因素:先兆子癇、初產、不育症、羊水減少、絨毛膜羊膜炎、延遲破膜、胎動下降、第二產程延長、胎心異常、宮內生長受限。

  產時高危因素:急症剖宮產、胎頭吸引、5分鐘阿氏評分7分、經歷出生復甦等。

  產後高危因素:先天心臟病、感染、脫水、紅細胞增多症、高半胱氨酸血癥等。

  其他高危因素:母親吸菸、藥物使用、社會地位及經濟條件等。

  近年來研究顯示,出生窒息與新生兒腦梗死並無顯著相關性。

  臨床表現:缺乏特異表現,可表現為驚厥發作、呼吸暫停、嗜睡、肌張力降低、餵養方面的異常或無表現。缺乏特異表現的原因有學者認為可以解釋為新生兒期末成熟大腦缺乏專門的神經機能。

  影像學表現

  超聲是首選,梗死部位強回升反射,晚期則呈低迴聲或無回聲。

  CT:梗死區域組織密度降低。

  MRI:T2部位呈現明顯的高訊號,T1加權呈現低訊號或並不明顯。

  彌散加權成象:其優勢在於可以確實的檢測細胞內水腫,即大腦區域性缺血性發作損傷的標誌。病變區呈高亮白高訊號。

  治療:最常見的症狀是驚厥,採取的治療基本上是抗驚厥治療。

  預後:結局是死亡、輕偏癱、癲癇和神經學方面表現正常。遠期預後較成年人及年長兒樂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