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手外科 副主任醫師 張文龍

  上肢周圍神經卡壓性疾病是手外科常見的疾病,其主要臨床症狀是手部麻痛、上肢無力、逐漸出現肌肉萎縮。隨著對該病認識的深入,很多被曾經誤認為是神經內科的手麻肌萎的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頸部神經卡壓性疾病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肩頸背部不適、痠痛,上肢活動、感覺受限等,常常將其歸於頸椎病、頸膜炎、頸項部肌肉勞損、肩周炎等,但部分病例療效不佳。正確的診斷加上及時的治療是控制病情的發展,減輕病人的痛苦的最有效的方法。

  1、 肩胛背神經卡壓

  好發人群:中青年女性。

  臨床表現:肩頸背部不適、痠痛,與天氣有關,陰雨天、冬天加重,勞累也可加重。常常導致不能入睡,自覺患肢怎麼放也不舒服,但有不能明確指出疼痛的部位。可伴有手麻。檢查可發現3、4胸椎棘突旁3cm和胸鎖乳突肌後緣中點有明顯壓痛。往往會被誤診為頸椎病、肩周炎等。

  治療:封閉治療1―2個療程。

  效果:經診治的24例病人,症狀基本消失或明顯緩解18例(75%),好轉5例(21%),無效1例(4%)。

  2、“週末綜合徵”

  好發人群:年輕酗酒者。

  臨床表現:常發生在週末喝醉酒後,側身臥位,將手臂壓在身下大睡,醒後出現不能伸腕伸指。

  治療:關節固定保護,充分休息患肢,服用神經營養藥物後一般可在2―4周內自行恢復。如1―2月仍不恢復,則需手術探查。

  效果:診治及時,效果滿意。

  3、骨間後神經卡壓症

  好發人群:頻繁手活動者,尤其好發優勢手,如手工業工人。

  臨床表現:肘外側疼痛,特點為休息痛和夜間痛。伸指、伸拇及前臂旋後無力,晚期出現肌肉萎縮,功能嚴重障礙。檢查可發現壓痛侷限於肱骨外上髁下方2―4cm處,前臂抗阻力旋後可誘發疼痛。往往會被誤診為頑固性網球肘。

  治療:封閉治療1―2療程。

  效果:

        ⑴經診治的6例病人明顯好轉的4例(67%)。其餘2例效果不理想,行手術治療。

  ⑵手術治療:2例術後預後良好。

  4、腕管綜合徵

  好發人群:40―60歲中年女性及打字員,樂器演奏等反覆腕部振動的工作者好發。

  臨床表現:橈側三指半麻木、疼痛,夜間加重,可有麻醒史,醒後甩手或搓手等活動後好轉。病變發展可導致肌肉萎縮,精細動作受限,手部無力,不靈活。如拿硬幣,系鈕釦困難等。往往會被誤診為頸椎病及糖尿病的神經損傷。

  治療:

        ⑴夾板固定,口服神經營養藥及解熱鎮痛藥,封閉治療。

  ⑵手術治療。

  ⑶關節鏡下手術治療。

  效果:

        ⑴保守治療:早期效果良好。治療早期輕症數十例,優良率在90%左右。

  ⑵手術治療:手術越早,症狀越輕,效果越好。手術治療25例,恢復良好。

  5、前骨間神經卡壓症

  臨床表現:無明顯誘因下前臂掌側深面自發性疼痛,定位不明確。突發拇、示指提物無力,指尖不能相對,但多無感覺障礙。檢查發現拇、示指屈指肌力下降,不能對捏成圓形的“0”型。往往被誤診為屈肌腱斷裂。

  治療:手術治療:治療5例效果良好。

  6、肘管綜合徵

  好發人群:電腦鍵盤操作者,駕駛員,伏案工作者,生產線裝配工等經常保持屈肘位的工作者。
  臨床表現:環、小指麻木和刺痛感。肘內側痠痛不適,有放射感。可有夜間麻醒史。手部乏力、握力減退、肌肉萎縮、手活動不靈活,抓不緊東西。往往會被誤診為頸椎病。
  治療:
  ⑴夾板固定,口服神經營養藥及解熱鎮痛藥,封閉治療。
  ⑵手術治療。
  效果:
  ⑴保守治療:早期效果良好。
  ⑵手術治療:手術越早,症狀越輕,效果越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