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麻醉科 副主任醫師 孫臥林

  脊柱源腹痛顧名思義就是源於脊柱的病變而出現“腹痛”的症狀。由於對此病認識不清,病人多輾轉於消化內科、腹外科、婦科、兒科,卻又得不到專業的治療,多出現延誤病情、療效不佳。

  年齡及性別

  從兒童到老年均可發病。尤以婦女兒童多見,兩者約佔三分之二。

  病因病理

  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由於長期坐姿不良、劇烈運動、骨質增生引起[1]。受累的骨質、周圍組織及神經產生炎症而出現“腹痛”。兒童或可由於生長期骨性疼痛引起。

  臨床症狀及體徵

  患者以腹痛為主訴求診,輕者只感到腹部隱痛,生活及工作不受影響;重者可急性發病,有劇烈腹痛,可伴有嚴重的噁心、嘔吐,不能進食,痛苦貌,生活工作受限。活動時加重。查體:患者多不能指出明確的疼痛部位,腹平軟,無肌緊張及腹膜刺激徵,輕壓腹部各處均無陽性體徵,於臍上下深壓至脊柱可產生劇烈疼痛,也可在脊柱的左或右側查到相似體徵[2]。壓迫範圍自劍突下至恥骨聯合上均可捫及,少見單個椎體的壓痛,個別患者可有腹主動脈壓痛,性質相似,部分患者可在相應的椎體有腰背部的壓痛點(T10-L5)。

  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

  實驗室檢查僅能查到輕度的白細胞增多,餘無和腹痛相關的陽性體徵。影像學檢查無陽性體徵。

  診斷

  符合上述症狀和體徵者,又無其他相悖的主訴及實驗室影像學證據,可考慮為脊柱源腹痛。

  治療

  1、首選硬膜外阻滯。在壓痛椎體的上一個間隙穿刺,用藥1%利多卡因10到15ml,可加入類固醇藥物,絕大多數患者可獲一次治癒。

  2、椎旁註射,藥物同上,在相應椎體旁註射,需多點、反覆進行,愈後好。這兩種方法複發率 極 低。

  3、口服非甾類消炎藥,有一定療效。易復發。

  4、支援療法 重症患者要有相應的內科支援療法,包括熱量和電解質的補充。

  討論

  因本病一是臨床上少見,二是很多醫生又缺乏對本病了解,故常常造成誤診誤治[3].。曾認為脊神經後支受累是導致本病的主要原因[4],但脊柱的壓痛是在椎體的前緣,若累及神經根,前根應先發病,但臨床上未見運動功能受累的病例。而且腹痛的部位和相應的脊神經分佈不相吻合,故推測多數還是椎體及區域性的病變。性質和棘突炎相似。硬膜外阻滯和椎旁註射均可將藥物注射到病變部位,消除炎症,使“腹痛”症狀消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