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麻醉科 副主任醫師 孫臥林

  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7月3日刊一項為期六週的臨床RCT報道,與硬膜外注射利多卡因相比,硬膜外注射類固醇+利多卡因在改善腰椎管狹窄患者的疼痛或功能方面,並沒有額外收益。

  這項多中心、雙盲研究工招募了400名50歲以上的椎管狹窄患者,其臀部和腿部出現中重度的疼痛。所有入組者均經過MRI或CT證實存在中央性腰椎管狹窄且伴有殘疾。對於曾經接受腰椎手術或既往6個月有類固醇注射史的患者,均被排除本研究。

  醫生再透視導向下進行注射,給藥途徑由醫生自行決定(椎間或椎內)。類固醇的種類也由醫生選擇,包括去炎鬆,倍他米鬆,地塞米松或甲基潑尼鬆龍。患者可自行決定3周後是否追加註射。

  第3周時,接受類固醇注射的患者在疼痛和功能殘疾方面均得到更大改善,但Friedly指出,這種改善並無統計學顯著性。

  來自波士頓脊柱中心的醫學系主任說,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注射治療,但並未接受其他療法。他說“我們從來沒有認為,僅注射類固醇就可以治療椎管狹窄”。類固醇治療更多是作為一種輔助藥物,與其他保守治療手段聯合應用,如非甾體類藥物,神經性藥物和物理治療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