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鼻喉科 副主任醫師 張宇麗

  一、急性中耳炎

  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2.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二、慢性中耳炎

  1.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2.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①靜止期 ②活動期

  三、中耳膽脂瘤

  四、中耳炎併發症

  (一)、顱外併發症

  1.顳骨外併發症

  ①耳周骨膜下膿腫 ②Bezold膿腫 ③Mouret膿腫

  2.顳骨內併發症

  ①周圍性面神經麻痺

  ②迷路炎 a.迷路瘻管 b.化膿性迷路炎

  ③巖尖炎

  (二)、顱內併發症

  1.硬腦膜外膿腫

  2.硬腦膜下膿腫

  3.腦膜炎

  4.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

  5.腦膿腫

  ①大腦膿腫

  ②小腦膿腫

  6.腦積水

  五、中耳炎後遺疾病

  1.不張性/粘連性中耳炎

  2.鼓室硬化

  3.中耳膽固醇肉芽腫

  4.隱匿性中耳炎

  六、特殊型別中耳炎

  1.結核性中耳炎

  2.AIDS中耳炎

  3.梅毒性中耳炎

  4.真菌性中耳炎

  5.壞死性中耳炎

  6.放射性中耳炎

  7.氣壓性中耳炎

  根據病程、病理、發病機制、後遺症、併發症等要素綜合分6類: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中耳膽脂瘤、中耳炎併發症、中耳炎後遺疾病、特殊型別中耳炎。

  1、急性中耳炎:發病的時間界定為4周以內。又可分為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兩者的臨床界定以鼓室、乳突是否出現膿性分泌物為判斷依據,其判斷金標準為在鼓室積液中是否培養出細菌。

  1.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發病原因為咽鼓管功能不良、免疫介導、細菌感染等因素;發病機制主要為鼓室負壓;主要病理表現為早期的鼓室滲出性積液;臨床症狀為耳悶脹感、聽力下降、可伴有耳痛;臨床檢查見鼓膜內陷、鼓室積液,可伴有鼓膜充血;聽力學檢查為存在氣骨導間距,中耳阻抗為早期鼓室負壓為“C”型曲線,出現鼓室積液時為“B”型曲線,影像學表現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其轉歸主要有伴有細菌感染後轉化成的急性化膿性中耳炎、遷延不愈則發展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無臨床症狀但影像學表象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的隱匿性中耳炎以及臨床完全癒合。

  1.2、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發病主要原因為細菌感染;發病機制為細菌及病毒經咽鼓管、中耳乳突骨性縫隙、血源性、感染的鼓膜或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轉化而來;主要病理表現為中耳乳突腔粘膜、骨膜、骨質的化膿性炎症,鼓室乳突內為膿性分泌物;臨床主要症狀為耳痛,耳悶脹感、聽力下降;臨床檢查見鼓膜充血、隆起、或波動性穿孔;聽力學檢查存在氣骨導間距,中耳阻抗多表現為“B”型曲線,影像學表現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其轉歸主要有鼓膜急性穿孔、遷延不愈則發展為慢性化膿性性中耳炎、無臨床症狀但影像學表象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的隱匿性中耳炎以及臨床完全癒合。

  2、慢性中耳炎:發病的時間界定為4周以上。又可分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兩者的臨床界定以鼓室、乳突是否出現膿性分泌物為判斷依據,其判斷金標準為在分泌物中是否培養出細菌。

  2.1、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①初始(誘因形成)階段:主要病因為咽鼓管功能不良、免疫介導、細菌感染等因素導致鼓室負壓,但尚未形成鼓室積液;②發展階段:出現鼓室積液,鼓室粘膜通常良好,為本病的主要病理表現,鼓室積液細菌培養多數無細菌生長,也有研究表明積液內可以培養出細菌,但培養出細菌並不等於化膿,這是與化膿性中耳炎的主要區別。該病在病理髮展的不同階段命名不同,其同義詞包括:卡他性中耳炎、中耳積液、滲出性中耳炎、分泌性/漿液性中耳炎、粘液性中耳炎、膠耳(glue ear)。臨床症狀為耳悶脹感、聽力下降;臨床檢查見鼓膜內陷、鼓室積液,鼓膜可呈淡黃色;聽力學檢查為存在氣骨導間距,中耳阻抗為早期鼓室負壓為“C”型曲線,出現鼓室積液時為“B”型曲線,影像學表現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③轉歸階段:分泌性中耳炎轉歸包括痊癒、轉化為隱匿性中耳炎、粘連性中耳炎。

  2.2、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本病以病理學特徵為定義,指細菌感染中耳乳突腔粘膜、骨膜、骨質後引起的化膿性炎症,中耳乳突腔內以白細胞、巨噬細胞、感染的細菌為主構成膿性分泌物,由於炎性介質的存在,刺激粘膜在中耳乳突腔產生纖維肉芽組織並對骨質產生侵蝕,如持續性流膿則為活動期,否則為靜止期,但靜止期並不排除纖維與肉芽組織的存在,部分病例可伴有病灶內上皮組織增生合併形成中耳膽脂瘤;細菌侵蝕途徑為經咽鼓管逆行、穿孔的鼓膜、炎性病變的鼓膜、中耳滲液、血源性及臨近骨縫隙感染中耳乳突腔粘膜;主要臨床表現為長期間斷性耳流膿,聽力下降;檢查主要為鼓膜緊張部穿孔,鼓室粘膜可正常或水腫、肉芽增生;聽力學檢查存在氣骨導間距,咽鼓管功能檢查可正常或不良,影像學表現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可伴有骨質的吸收破壞。其轉歸包括鼓膜自行癒合,此時鼓室乳突粘膜可恢復正常,影像學檢查鼓室乳突可殘留有密度增高影,聽力可恢復正常或殘留永久性氣骨導間距;另一轉歸是經臨床干預治癒。

  3、中耳膽脂瘤:本分類不包括先天性膽脂瘤,特指後天性膽脂瘤。本病指上皮組織在中耳、乳突內的生長,其生成機制、病理及轉歸與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不同,嚴格講本病不應列入中耳炎分類,但膽脂瘤生長過程中可伴有細菌生長,與慢性中耳炎伴隨,且臨床處理與中耳炎相同,故仍將其列入中耳炎分類。本病的發生機制主要為咽鼓管通氣不良,中上鼓室通氣障礙,導致上鼓室負壓,缺乏纖維層的鬆弛部鼓膜被吸入上鼓室,其上皮層在上鼓室內堆積形成膽脂瘤並向鼓竇乳突發展,其他的發病機制包括緊張部鼓膜邊緣性穿孔後,臨近穿孔邊緣的上皮組織向中耳腔內生長形成膽脂瘤,其他可能的形成原因包括在感染的中耳乳突腔內上皮化生形成。主要臨床表現為長期間斷性耳流膿,膿液惡臭味,聽力下降;檢查主要為鼓膜鬆弛部內陷、穿孔,緊張部內限、增厚;聽力學檢查存在氣骨導間距,咽鼓管功能檢查可正常或不良,影像學表現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可伴有骨質的吸收破壞,可引起顱內及顱外併發症,通常需要外科干預。

  4、中耳炎併發症:中耳炎併發症的分類與內容與經典教科書內容並無大的改動,本分類將其分為顱外併發症和顱內併發症,顱外併發症又分為顳骨內和顳骨外併發症,面神經麻痺列入顳骨內併發症。

  5、中耳炎後遺疾病:本分類中耳炎後遺疾病包括粘連性中耳炎(中耳不張)、鼓室硬化、中耳膽固醇肉芽腫和隱匿性中耳炎。既往曾稱“中耳炎後遺症”,但此病常需臨床治療,故其名稱改為“中耳炎後遺疾病”,以示區別不需臨床治療的“後遺症”概念。

  5.1、粘連性中耳炎:指經長期臨床治療或未經系統治療,咽鼓管功能不良所導致的鼓膜與鼓室結構粘連,嚴重者鼓膜與鼓岬粘膜融合、上皮化;以長期聽力下降為主要症狀,純音聽閾檢查存在氣骨導間距,咽鼓管功能檢查不良,影像學檢查可表現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

  5.2、鼓室硬化:該病的原發疾病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靜止期)居多,其他包括分泌性中耳炎、粘連性中耳炎、隱匿性中耳炎等,也可與其同時存在。其主要病理表現為碳酸鹽沉積在鼓膜纖維層、鼓岬粘膜、聽骨表面粘膜層形成鈣化灶;臨床症狀為長期聽力下降,可有耳流膿病史;檢查可見鼓膜完整或穿孔,鼓膜表面鈣化灶或鼓室粘膜鈣化灶;聽力學檢查存在氣骨導間距,蓋來氏試驗可陰性,咽鼓管功能檢查可正常或不良,CT檢查鼓室、乳突腔可見密度增高影,可發現鈣化灶。

  5.3、中耳膽固醇肉芽腫:該病的主要病因以咽鼓管功能不良為主要病因,原發疾病以分泌性中耳炎居多,也有學者認為是一種獨立疾病,考慮到其發病原因及病理,仍然列入中耳炎後遺疾病。其主要病理機制為中耳乳突負壓後,粘膜毛細血管擴張破壞,紅細胞滲出,含鐵血黃素自細胞內溢位,在鼓室乳突腔內積存形成分泌物並伴有肉芽組織增生;臨床表現為長期聽力下降,耳溢液為淡黃色或血性;檢查見鼓膜多數完整,呈藍色;聽力學檢查存在氣骨導間距,咽鼓管功能檢查可正常或不良,CT檢查鼓室、乳突腔可見密度增高影;本病須鑑別診斷排除高位頸靜脈球、頸靜脈球體瘤或鼓室球瘤。

  5.4、隱匿性中耳炎:本病通常由急慢性中耳炎轉化而來,臨床無症狀或聽力下降,檢查見鼓膜正常;聽力學檢查可存在氣骨導間距或正常,咽鼓管功能檢查可正常,CT檢查是確診該病的主要依據,鼓室、乳突腔可見密度增高影。

  6、特殊型別中耳炎:本型別中結核性中耳炎、AIDS病中耳炎、梅毒性中耳炎、真菌性中耳炎特指在中耳乳突腔內培養出特異性致病菌;壞死性中耳炎並非原來意義上的骨瘍型或肉芽型中耳炎,既往骨瘍型或肉芽型中耳炎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或中耳膽脂瘤的伴隨病理改變,本分類中的壞死性中耳炎特指中耳乳突腔內出現除上述特異性或非特異性中耳炎以外的壞死性組織;放射性中耳炎為中耳乳突腔經歷放射線照射後出現的無菌性放射性組織壞死;氣壓性中耳炎特指鼓膜內外氣壓急劇變化而咽鼓管不能及時平衡氣壓引起的中耳腔負壓導致中耳結構物理性損傷,出現鼓膜充血、穿孔、鼓室積液。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