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消化內科 主任醫師 郭長青

  丙型肝炎(簡稱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以肝臟損害為主的一種傳染性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是繼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之後被科學家發現的又一種肝炎病毒,故稱之為丙型肝炎病毒。丙肝一直以來沒有得到社會公眾的足夠重視,但有資料提示,丙肝發病率在國內外都有愈來愈多的趨勢。由於丙肝極易演變成慢性,並可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對社會對個人危害極大,所以我們有必要認識丙肝,瞭解它的傳播途徑、瞭解它的臨床表現和治療,看清它的真面目,並有效的防治它!鄭州大學一附院消化內科郭長青

  丙肝是怎樣傳染的

  丙肝是通過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等途徑傳染引起的。其中血液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包括經輸血和血製品傳播、經破損的面板和黏膜傳播。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中期,輸血後肝炎70%以上是丙型肝炎,隨著篩查方法的改善,此傳播方式已得到明顯控制,而經破損的面板和黏膜傳播這是目前最主要的傳播方式。接吻、擁抱、噴嚏、咳嗽、食物、飲水、共用餐具和水杯、無面板破損及其他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傳播丙肝。

  患了丙肝有哪些表現

  丙肝可表現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淤膽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等。但常見為單項轉氨酶(ALT)升高,且長期持續不降或反覆波動。因一般丙肝經過較輕,轉氨酶峰值較低,大多數患者不易被發現,很多病人是在常規的體檢中意外發現,甚至出現肝硬化或者肝硬化失代償才被發現。總之,丙肝是一個隱匿性的、不容易發現的疾病,很多病人發現時病情往往已很嚴重。

  有哪些檢查能發現丙肝

  丙肝的確診主要依賴於抗-HCV 和 HCV RNA 的檢測。 抗-HCV檢測適用於高危人群篩查,也可用於HCV感染者的初篩,但抗-HCV 陰轉與否不能作為抗病毒療效的指標。HCV RNA檢測為陽性,即可確證HCV感染,HCV RNA 的高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和疾病的進展並無絕對相關性,但可作為抗病毒療效評估的觀察指標。HCV基因分型,HCV RNA基因分型結果有助於判定治療的難易程度及制定抗病毒治療的個體化方案。在抗-HCV和HCV RNA檢測中,應注意可能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有時需要重複檢查。

  怎樣才能預防丙肝

  目前尚無有效疫苗預防丙型肝炎。HCV感染人群不能與其他人共用可能受汙染的物品,如剃鬚刀、剪刀、牙刷、頂針等。建議HCV感染者在性交時使用安全套。 對HCV RNA陽性的孕婦,應避免羊膜腔穿刺,儘量縮短分娩時間,保證胎盤的完整性,減少新生兒暴露於母血的機會。最近發表的歐洲丙型肝炎診療指南中指出HCV感染的妊娠婦女在分娩時,不推薦進行剖腹產來預防HCV垂直傳播。對於慢性丙型肝炎母親,只要其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陰性且未進行靜脈吸毒,即可母乳餵養。

  為什麼丙肝病人要定期檢查

  接受抗病毒治療的丙肝患者應定期到醫院看醫生,定期檢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糖、甲狀腺功能、HCV RNA等,以瞭解抗病毒治療的效果及不良反應,及時處理,保證治療順利進行。對於無治療指徵或存在禁忌證及不願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也應定期到醫院接受隨訪,定期檢測肝功能、甲胎蛋白(AFP)和腹部B超等,必要時肝臟活檢,以防肝硬化和肝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