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副主任醫師 馮斌

  有了寶寶本該是件幸福的事,可是,有些家長卻被寶寶夜裡哭鬧不安折磨得夜不能睡、精疲力竭,非常痛苦。寶寶白天能安靜入睡,到了夜裡則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這在醫學上叫小兒夜啼,是新生兒和小嬰兒常見的睡眠障礙。家長碰見寶寶晚上哭鬧不休,常常手足無措,餵奶、把尿、按揉腹部等是父母們常用方法,折磨的筋疲力盡;有些家裡的老人會認為是鬼怪作祟,祈禱半天。其實,寶寶哭鬧有很多原因的,總的來說有“生理性哭鬧”和“病理性哭鬧”之分。

  一、生理性哭鬧:    

  生理性哭鬧顧名思義,就是由於孩子的生理需求引起的哭鬧,孩子通過啼哭來表達要求或痛苦,比如飢餓、驚恐、尿布潮溼、排便前、衣被過冷或過熱等均可引起啼哭。這時候如果喂以乳食、安撫親暱、排便、更換潮溼尿布、調整衣被厚薄後,啼哭可很快停止,不屬病態。如果孩子仍然哭鬧不休,家長可以把寶寶的衣服都開啟,注意有沒有線頭等勒住患兒手指、足趾等情況,以前曾有勒住手指而出現截肢的報道,家長千萬要注意。另外,還要注意衣服有沒有尖銳的異物刺痛面板,或者內衣引起面板瘙癢的可能。

  當然,還有一部分寶寶白天和晚上睡眠顛倒,或者父母過於溺愛孩子,白天一哭就抱,不想讓孩子哭一聲,搖著、拍著讓睡覺,結果白天睡多了,晚上就不睡,哭鬧不休。這些不良的習慣,家長糾正一下就可以。

  二、病理性哭鬧:    

  因疾病引起的哭鬧稱為病理性哭鬧。

  臨床中最常見的有以下疾病,家長們可以對照著排除一下:

  1、佝僂病:

  由於嬰幼兒、兒童、青少年體內維生素D不足,引起鈣、磷代謝紊亂,引起的一種以骨骼病變為特徵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早期表現常由於缺鈣,導致神經系統過於興奮,睡眠不安,易驚醒,易哭鬧,常多汗。如果懷疑缺鈣的話可以查一下骨鹼性磷酸酶、鈣等,同時結合患兒體徵確診是否佝僂病。

  2、腹痛:

  急性腸道炎症、消化不良、腸寄生蟲等均可產生腹痛而使嬰兒哭鬧不安。哭聲為陣發性,隨腹痛出現而起,緩解而止。哭時面色蒼白、出冷汗、嘔吐、腹瀉、拒按腹部,一摸即哭。要注意檢查生殖器兩側及臍部有沒有疝氣。一般這種情況,需要檢查腹部彩超。

  3、耳部問題:

  如果寶寶耳道較多分泌物,引起耳道瘙癢、疼痛,也會出現哭鬧不休。寶寶患急性中耳炎時,也會出現發熱、哭鬧等。如果不能除外中耳炎的話,就需要到耳鼻喉科檢查一下耳道。

  4、腦部損傷:

  嬰兒因顱壓增高出現頭痛、發熱,哭聲緊急、尖叫、音調高亢、持續時間短暫,前囪門飽滿,兩眼無神,頸部強直,不願抬頭轉頭,四肢僵硬不靈活、甚至抽搐,應注意腦部疾病,如腦膜炎、顱內出血等。另外,腦癱、腦炎恢復期的患兒也容易出現晚上睡眠不安,哭鬧等。腦部損傷引起的哭鬧需要早期檢查、治療,一般首先需要檢查頭顱CT或者頭顱核磁共振。腦損傷的患兒有可能出現癲癇,所以,長程的視訊腦電圖監測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像一些夜驚、夢魘、夢遊、說夢、睡眠中肌肉或肢體抖動等,也需要腦電圖監測除外癲癇的可能。

  寶寶哭鬧時,父母一定不要著急,仔細尋找哭鬧原因,如果生理性哭鬧,根據情況自行祛除哭鬧誘因即可;如果懷疑病理性哭鬧,需要到醫院及時就診。如果確認夜啼無直接病因者,可採用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夜啼主要因脾寒、心熱、驚恐所致:

  脾寒主要表現為:

  啼哭時哭聲低弱,時哭時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溫,吮乳無力,胃納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較清,面色青白,脣色淡紅,舌苔薄白,指紋多淡紅。

  心熱主要表現為:

  啼哭時哭聲較響,見燈尤甚,哭時面赤脣紅,煩躁不寧,身腹俱暖,大便祕結,小便短赤,舌尖紅,苔薄黃,指紋多紫。

  驚恐主要表現為:

  夜間突然啼哭,似見異物狀,神情不安,時作驚惕,緊偎母懷,面色乍青乍白,哭聲時高時低,時急時緩,舌苔正常,指紋色紫。夜啼需要辨證治療,常用的藥物有烏藥散、勻氣散、導赤散、遠志丸等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