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住院醫師 邵鶴

  膝反張的分類:

  膝反屈,又稱膝過伸,膝反張,凡膝關節向後成角者均屬此類。

  根據成因可分為:

  1、膝前癱瘓或肌力低下型:

  由於股四頭肌癱瘓或肌力低下,N繩肌力減弱,膝關節不能穩定於伸直位,負重時強迫後伸位行走;

  2、膝後癱瘓或肌力低下型:

  N繩肌及小腿三頭肌均癱瘓或肌下低下,膝後包括關節囊,韌帶等鬆弛,引起膝關節過伸;

  3、膝關節本身骨性變化,致膝關節位置不正常:

  前兩種都是因為控制能力較差膝關節本體感覺消失所引起。根據膝反屈程度,分為輕度(10°以下)、中度(10-30°)和重度(30°以上)。根據有無關節結構的破壞可分為功能性膝反屈和器質性膝反屈。它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畸形,其治療效果相對較慢,耗時較長。目前應用運動療法對膝反屈患兒進行功能訓練取得的效果較為滿意。

  運動療法幾點注意:

  (1)、壓膝整足法、牽踝法、搖踝法,骶屈肌牽拉訓練;

  (2)、膝關節屈伸、足背屈的訓練,提高伸肌力量,協調拮抗肌張力;

  (3)、爬行訓練。膝關節屈曲位,有利於糾正反張,同時增加膝關節運動的控制能力,協調其運動功能;

  (4)、提高國繩肌肌力降低伸肌張力,協調關節屈伸功能;

  (5)、上、下階梯訓練。對於糾正膝反張及協調步態有較大的作用;

  (6)、增加股四頭肌力及大腿後群肌力。

  矯正“膝反張”,主要是控制下肢伸肌運動,一般輕症以運動訓練矯正。方法如下:患兒手膝跪位支撐在床墊上,患側膝關節做屈伸訓練,為配合協調運動,兩膝交替屈伸進行訓練,隨著症狀的好轉,變為仰臥位或站立位進行,嚴重者下肢矯正或手術矯正。(對於膝反張現象應該分析產生的原因,大致有股四頭肌無力、股四頭肌痙攣、腓腸肌痙攣等幾種原因)

  膝過伸現象幾種原因:

  1、伸肌肌力和屈肌肌力嚴重不平衡,即屈肌肌力過小;

  2、伸膝肌張力過大;

  3、伸膝肌無力;

  4、小腿三頭肌張力過高/ 即足下垂,被動不能越過中立位;

  5、可能和髖關節控制有關;

  6、股四頭肌肌力弱也是膝過伸的原因之一;

  7、一側膝關節無力導致對側代償膝過伸;

  8、屈肌痙攣或攣縮導致膝過伸;

  9、膝塌陷步態時採用膝過伸代償;

  10、支撐相伸膝肌痙攣;

  11、軀幹前屈時重力線落在膝關節中心前方,促使膝關節後伸以保持平衡;

  12、跟腱攣縮導致的代償性膝過伸。

  如何改善膝反張:

  所謂的膝反張是指膝關節的伸展度數大於零度,即膝關節過度伸展,表現為站立或行走時腿向後彈出,人的重心明顯往後傾斜。

  膝反張原因有三:

  1、膝關節本身骨性變化,致膝關節位置不正常;

  2、負重情況下,膝關節控制能力較差,表現為膝關節本體感覺消失,關節周圍韌帶鬆弛,股四頭肌及國繩肌肌力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縮;

  3、底屈肌攣縮或肌張力較高時也可導致膝關節過度伸展。腦癱患兒膝反張的主因是肌張力不全。

  具體的訓練方法有:

  1、足法,牽踝法,搖踝法,底屈肌牽拉訓練。

  2、 關節屈伸,足背屈的訓練,提高伸肌力量,協調拮抗肌張力。爬行訓練,膝關節屈曲位,有利於糾正反張,同時增加膝關節運動的控制能力,協調其運動功能。

  3、 國繩肌肌力降低伸肌張力,協調關節屈伸功能。

  4、上、下階梯訓練,對於糾正膝反張及協調步態有較大的作用。

  5、矯正膝反張,主要的控制下肢伸肌運動,一般輕症以運動訓練矯正,方法如下:患手膝跪位支撐在床墊上,患側膝關節做屈伸訓練,為配合協調運動,兩膝交替屈伸進行訓練,隨著症狀的好轉,變為仰臥位或站立位進行,嚴重者下肢矯正或手術矯正。

  一般情況下,兒童可根據正常的發育模式進行促進和強化,對於由於膝反張而不會站的患兒,如果爬行還不完善就要先進行爬行訓練和治療,同時還可以進行跪位平衡訓練,跪位平衡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進行立位平衡反應促通訓練,給患兒以扶助促進正確站立,對於膝反張的患兒一定要抑制膝反張訓練,誘發患兒主動保持平衡的能力。最後進行獨立站立的訓練,同樣要注意抑制患兒的膝關節,這個時候最好就是要叮囑患兒站立時要自己控制好膝關節,必要時用輔助器具對膝部的活動進行一定程度的控制,也可以通過神經促通和穴位刺激、電刺激改善膝部肌肉不協調狀態,達到抑制膝反張的目的。

  家庭中一旦出現了腦癱患兒,家長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反應,而家長的這些反應同時直接影響了兒童的情緒及情感。自己的孩子得了腦癱以後,有的家長對待生活十分消極,不敢帶孩子出去,害怕別人議論、譏笑。這些患兒可能會因為與外界的接觸少和受父母的消極情緒影響,而產生自卑感,情緒抑鬱,甚至由於受到過度的照顧和呵護而與集體疏遠,這樣對孩子社會性的發展,性格的形成,學習興趣等都有影響。建立兒童與外界的良好交往關係,使他們的情緒更輕鬆、活潑、愉快,使每個患兒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性格。另外,有些家長只在乎孩子的大運動發展,希望孩子儘快的走起來,而忽略了上肢功能,ADL,語言及認知。而對於膝反張的患兒來說,站立以及強行扶走可促進雙下肢的伸直功能,絕對是禁忌的。全方面的對患兒進行康復,使他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才能讓孩子真正的走向社會。

  每個患兒的病因不同,所存在的問題也不同,好的治療方案對患兒的康復至關重要,家長的配合訓練同時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時作為治療師也應細心觀察及時發現並糾正患兒的一些不良姿勢。在我訓練的腦癱患兒中,就有這樣的一個例子:患兒坐位時呈“W”型,左髖關節內旋及從仰臥位到坐位變換時,他是按仰臥――側臥――半跪位――坐起這一順序進行的。其實要及早的糾正,教患兒盤腿坐,體位變換時從仰臥――側臥――坐起盤腿,這些問題迎刃而解。

  腦癱患兒膝關節過伸(膝反張)的訓練:

  1、跟腱牽拉訓練:

  患兒仰臥位或長坐位,家長一隻手握住患兒的腳踝處,另一隻手手心放在患兒腳跟下,然後握住腳跟,讓患兒腳心貼於前臂,用力沿水平方向向上拉。注意握腳踝的手心須固定好位置,千萬不能使整個小腳都被拉起;同時注意我們所用的力主要是牽拉跟腱,而不是用力壓腳掌,否則容易導致患兒足弓的破壞。每次牽拉時間可持續l~3分鐘,牽拉次數決定於患兒跖屈肌攣縮的程度。

  2、用雙手扶助患兒或讓他自己扶著床欄杆或桌子之類的物件,慢慢往下蹲:

  注意做此動作時,身體不能彎曲,膝關節盡力向前,腳跟不能離地。也可以讓患兒站三角形板,每次牽拉時間可持續1―3分鐘。

  3、提高大腿前群肌肌力訓練:

  患兒在長坐位,做伸膝訓練,如把毛巾卷放在他膝關節下面,使膝關節離床或與地面有一定的距離。然後,讓患兒把膝關節用力向下壓,腳尖鉤起,繃緊大腿後,持續6~10秒,再放鬆。這一動作也可在坐位下完成。讓患兒坐在椅子或床邊上,雙手握住椅子或床的邊沿,把腳踢直,持續6~lO秒,再放下,還可以讓患兒先屈膝屈髖,我們在小腿腳踝處施阻,再命令他把腿伸直,以提高大腿前群肌肌力。或者利用股四頭肌訓練儀進行訓練。

  4、提高大腿,後群肌肌力的訓練:

  讓患兒呈俯臥位,家長用一隻手固定住其大腿,用另一手握住患兒腳踝處,幫助患兒做屈伸膝的動作。當患兒能自我完成這一動作時,家長可用雙手固定住患兒的臀部,以防止在用力屈膝時臀部翹起。同樣,此訓練家長也可用手或其他重物如沙袋綁在腳踝處,作為阻力。

  5、提高足背屈肌肌力訓練:

  此訓練對那些因足底屈肌攣縮或張力較高而導致膝關節過伸展的患兒來說,尤其重要。讓患兒呈長坐位後,用力向上鉤腳尖,也可用橡皮圈或做一根橡皮帶,套在雙腳上,一腳用力向下踩,一腳用力向上鉤。

  除了上述幾種訓練方法以外,為了增加趣味性,家長還可用五顏六色的布縫幾個重量不等的沙包,讓患兒試著用雙腳腳尖夾起後放人不遠的盆中,這樣也可達到訓練的目的。

  6、膝關節控制能力的訓練:

  家長面對患兒,讓患兒把雙手放在家長的肩膀上,家長把雙手放在患兒膝關節的外側面,幫助患兒控制膝關節的活動。然後讓患兒處於直立位,慢慢地向下蹲,再慢慢地立起。注意,在患兒直立時,膝關節應控制在正常 位,千萬不能讓過伸展的現象出現。下蹲的幅度應依據患兒對膝關節的控制能力來定。一般應由小幅度到大幅度,由雙腿逐步過渡到單腿。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