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放射介入科 副主任醫師 鄭琳

      腫瘤微創介入治療:

      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是在高尖端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CT、超聲等裝置的引導下進行治療。無需開刀,在血管、面板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裝置的引導下對病灶區域性進行微創、精確地治療方法。優點:定位準確、創傷小、併發症少、療效高、見效快、可重複性強。根治性治療早期腫瘤,有效控制中晚期腫瘤。使傳統診療措施變得更加簡捷、安全、有效;為臨床上許多棘手問題開拓了新的解決途徑。使一些難治或不治之症有了新的治療方法;使廣大患者有了更多的康復機會。日益成為人們選擇性治療的首先選擇。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 

      血管內介入

      使用1-2mm 粗的穿刺針,通過穿刺人體表淺動靜脈,進入人體血管系統,在DSA的引導下,將導管送到病灶所在的位置,通過導管注射造影劑,顯示病灶血管情況,在血管內對病灶進行治療的方法。包括:腫瘤的動脈化療灌注及栓塞術、血管成形術、急性及慢性失血的止血治療。

      與靜脈化療相比:血管內介入治療可將化療藥物經導管直接送達腫瘤供血動脈,不僅顯著提高腫瘤內藥物濃度,還可減少藥物用量,減少藥物副作用,優化給藥途徑(靶向化療);經過血液迴圈藥物還可達全身,同樣有全身化療的療效;而且介入治療可以栓塞腫瘤供血動脈,阻斷腫瘤營養,從而“餓死腫瘤”。對中晚期腫瘤的介入治療效果較傳統靜脈化療可提高約20%。

      非血管介入

      在影像裝置的監測下,直接經面板穿刺至病灶,或經人體現有的通道進入病灶,對病灶治療的方法。包括:經皮穿刺射頻消融術、微波消融術、氬氦刀消融術、放射性粒子植入術、經皮穿刺微創性胃造瘻術、消化道支架置入術、氣道支架置入術、膽道支架置入術、瘤內注藥術、腫瘤活檢術、椎體成型術等。

      與常規手術相比:

      1、無需開刀,只需幾毫米的面板切口,就可完成治療,表皮損傷小、外表美觀。

      2、大部分病人只要區域性麻醉而非全身麻醉,從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險性,更加適合年老,體弱的患者。

      3、損傷小、恢復快、不切除器官,全過程幾乎無出血或僅有數毫升,術後1天即可自由行走,療效滿意,對身體正常器官的影響小。

      4、可重複治療。復發和轉移是惡性腫瘤的基本生物學行為,治療後的復發和轉移十分常見,手術切除一般難以重複進行,而介入治療卻可以重複進行幾次或十幾次。

      與常規放療相比:

      放射性125I粒子經CT引導下穿刺植入瘤體內,可直接近距離照射腫瘤,達到適形、高效、長療程、併發症少,治療後第二天即可出院,住院時間短。患者無需每日到醫院治療。(靶向放療)。

      綜上所述,微創介入治療已日益成為廣大腫瘤患者(如:原發和轉移性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膽道腫瘤、血管瘤、盆腔惡性腫瘤及轉移瘤等)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