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內科 副主任醫師 郭志忠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多發生於胰頭部約佔70%左右,胰體次之,胰尾部更次之,有的頭體尾部均有,屬於瀰漫性病變或多中心性病變。

  本病多發於中老年人,男性患者遠較絕經前的婦女多,絕經後婦女發病率與男性相仿。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已定的首要危險因素為吸菸,糖尿病膽石病飲酒(包括啤酒)以及慢性胰腺炎等進食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和精製的麵粉食品,胃切除術也是發生胰腺癌的危險因素,其死亡率極高。
  1、診斷
  研究者認為40歲或40歲以上的有下列任何臨床表現的病人應該懷疑有胰腺癌:

  (1)梗阻性黃疸;

  (2)近期出現的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超過10%;

  (3)近期出現的不能解釋的上腹或腰背部疼痛;

  (4)近期出現的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釋的消化不良而鋇餐檢查消化道正常;

  (5)突發糖尿病而又沒有使之發病的因素,如家庭史,或者是肥胖;

  (6)突發無法解釋的脂肪瀉;

  (7)自發性的胰腺炎的發作。如果病人是嗜煙者應加倍懷疑。
  2、影像學檢查
  最初應選擇的診斷性檢查是CT掃描。這種掃描器不依賴手術,不受病人體形和胃腸道氣體的限制,可確定肝臟轉移灶、淋巴病變和周圍血管侵犯,但對小於2cm 的損害或腹膜小結節的診斷不可靠。CT可判斷病人所處的病期,並對不能進行手術的病例提供資訊。如發現有遠處轉移、鄰近器官的侵犯,血管被包裹或侵犯,以及淋巴病變則不能手術切除腫瘤。然而CT對可以切除的腫瘤的診斷卻不夠精確。可在CT引導下進行經皮細針穿刺活檢,因為需確定組織學診斷,尤其對不能手術的病人更為重要。

  3、臨床表現
  (1)腹痛:為胰腺癌的早期症狀,多見於胰體及胰尾癌,位於上腹部、臍周或右上腹,性質為絞痛,陣發性或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的鈍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臥位及晚間加重,坐、立、前傾位或走動時疼痛可減輕。
  (2)黃疸:在病程的某一階段可有黃疸,一般胰頭癌黃疸較多見,且出現較早,癌腫侷限於體、尾部時多無黃疸。黃疸多屬阻塞性,呈進行性加深,伴有面板瘙癢,尿色如濃茶,糞便成陶土色。大多是因為胰頭癌壓迫膽總管引起,少數是由於胰體尾癌轉移至肝內或肝/膽總管淋巴結所致。
  (3)約90%患者有迅速而顯著發展的體重減輕,在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惡質。消瘦原因包括癌的消耗,食慾不振,焦慮,失眠,消化和吸收障礙等。
  (4)乏力與食慾不振甚為常見,尚可伴有腹瀉便祕、腹脹、噁心等胃腸道症狀。部分病例可出現脂肪瀉和高血糖、糖尿。不喜歡脂肪性菜餚,也會出現脂肪性下痢,這是脂肪未被消化,而和糞便混合、排洩出來的下痢症狀。
  (5)由於癌腫潰爛或感染,亦可因繼發膽管感染而出現發熱。
  (6)部分胰腺體、尾部癌腫可見肢體靜脈的血栓性靜脈炎,而造成區域性肢體浮腫。
  (7)體格檢查早期一般無明顯體徵。典型者可見消瘦、黃疸、上腹部壓痛。晚期可於上腹部觸及結節狀、質硬之腫塊。如黃疸伴有膽囊腫大,則為胰頭癌的重要依據。由於膽汁淤積,常可捫及肝臟腫大。如癌腫壓迫脾靜脈或脾靜脈血栓形成時,可捫及脾腫大。

  (8)晚期胰腺癌病例可出現腹水,並可在左鎖骨上或直腸前陷凹捫及堅硬及腫大的轉移淋巴結。
  4、治療
  (1)手術
  手術成功率低,胰頭癌僅15%,胰體尾部5%以下,即使是早期胰腺癌患者完全切除,其預後結果也是令人失望的。目前手術目的短期治療以緩解症狀,延長生命為主,然後再考慮如何治癒。
  (2)放療
  未能根治切除的胰腺癌均可作為放射治療的適應證,但患者必須沒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損傷,沒有遠位轉移,一般情況尚可,估計生存期在3個月以上。放療分為內放療、外放療兩種。外放療劑量到60 Gy-65 Gy。而內放療110Gy-160Gy。外放療副作用較大,內放療副作用較小。外放療是無創治療,技術簡單,內放療是有創治療,技術難度大,治療效果和手術者水平直接相關。
  (3)化療
  手術後可以輔助化療,主要以吉西他濱為主,聯合其他的藥物,可以延長生存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