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外一科 主任醫師 李中玉

  乳房中結腫塊,堅硬如石,凸凹不平,形如巖穴,故名乳巖,又名奶巖、乳慄等。相當於現代醫學的乳腺癌。古代醫家對此病論述甚多,如明・陳實功《外科正宗》。曰:“憂鬱傷肝,思慮傷脾,積想在心,所願不得志者,致經絡痞澀,聚結成核,初如豆大,漸若棋子;半年一年,二載三載,不痛不癢,漸漸而大,始生痛疼,痛則無解,日後腫如堆慄,或如覆碗,紫色氣穢,漸漸潰爛,深者如巖穴,凸者若泛蓮,痛疼連心,出血則臭,其時五臟俱衰,四大不救,名曰乳巖。”

  有關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約有150萬乳腺癌發病,約有50萬人左右死亡。乳腺癌發病率以西方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及西歐等最高,東歐及南歐國家次之,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國家最低。我國雖屬乳腺癌低發區,但由於居住環境、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的改變,近年來其發病率也迅速地在逐年上升,而發病年齡較西方國家約提前10年。我國每年死於乳腺癌者約超過5萬人,現在已經成為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人們謂其為紅顏殺手。由於早期乳腺癌(不痛、不癢、腫塊小)缺乏明顯的自覺症狀,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目前由門診檢出的乳腺癌患者中,有75%以上患者的病期已屬中晚期,早期病例不足25%。

  雖然近年來乳腺癌的治療手段有了長足的進展,但總體治療效果並不理想,10年生存率並不盡如人意。一樁樁無形殺手案件震驚人類,敲響鳴鐘,逼著我們必須採取多種方法綜合治療,增強乳癌的治癒率。西醫治療乳癌以手術治療為主,輔助以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等,對消除腫塊或臨床治癒有絕對療效,但也有很多病人難以承受術後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或難以抑制手術後的復發轉移,無奈地降低了生活質量。中醫中藥治療晚期乳癌,有獨特的優勢和肯定的療效。通過活補氣血,調理陰陽,扶正祛邪,增強體質,激發自身免疫功能,減輕放化療藥物毒性,增加其療效;增強抗病能力,預防減少乳癌術後的復發轉移;抑制晚期腫瘤的生長,改善臨床症狀,延長生存期和提高病人生存質量等,有著相當不錯的療效。

  乳巖(晚期乳癌)

  趙某,71歲,就診於2001年11月。發現左乳房腫塊半年,逐漸增大,時而刺疼,伴有乳頭溢液,經某院拍鉬靶片及細針穿刺病理塗片診為乳癌,勸其手術,本人及家屬均不同意,要求保守治療。刻診:體質偏瘦,面色萎黃,精神好,左乳暈外上方有一酒窩徵,左乳頭輕度內縮,可擠出少許暗紅色血樣分泌物,近乳暈處至外上象限中區,可觸及一腫塊約4×3×3M,邊界不甚清,不光滑,凹凸不平,質地堅硬,與面板、胸壁粘連,移動性差,腋下、鎖骨上下淋巴結無明顯腫大,右乳房無異常發現。舌淡紅,苔薄白,脈沉澀。左乳鉬靶片見有一3×2×2M大小高密度影,邊緣有毛刺及異常血管圍繞,伴有成簇沙粒狀及小叉狀鈣化灶。針穿病理提示:侵潤性導管癌。治擬活營通絡,理氣化痰,軟堅散結。擬方乳巖丸:當歸、赤芍、瓜蔞仁、山慈菇、山甲、川貝母、皁刺、陳皮、三稜、莪術、壁虎、蟹殼、蟾皮、雄黃、甘草。製法:部分藥物直接烘乾粉碎、過篩;部分藥物水煎過濾、濃縮、烘乾粉碎。諸藥混勻,水打為丸,綠豆子大,紫草粉包衣,烘乾、包裝、滅菌。每次6g,一日3次,飯後溫開水送服。同時內服三苯氧胺每日2次,每次10mg。連服一個月,休息10天,再服第二療程,連服3個療程,腫塊明顯減小,疼痛亦減輕,化驗肝腎功能無異常,休息一月。給予內服凋瘤丸(方藥:、穿山甲、山慈菇、馬前子、三稜、莪術、海藻、黨蔘、黃芪、女貞子等。製法:部分藥物直接烘乾粉碎、過篩;部分藥物水煎過濾、濃縮、烘乾粉碎。諸藥混勻,水打為丸,綠豆子大,紫草粉包衣,烘乾、包裝、滅菌。)每次6g,每日3次,飯後溫開水送服。三苯氧胺亦繼續常規應用。3個月後再停服凋瘤丸而應用第一方藥丸。如此消巖丸、凋瘤丸相互調換應用,有時停服中藥一段時間。間斷治療6年乳房腫塊無明顯腫大,但終因頭部腦轉移,半年後不幸去世。

  按:趙氏已年高七十餘,患乳癌雖發現只不過半年,但依據腫塊之大,估計已帶疾多年,之所以不被發現,一是腫塊小時隱蔽於乳方內,無疼痛等症,未引起注意,一是農村年長老人,健康意識及醫學知識都不高,即便自己早已發現,因無痛苦,也不會太在意,或因為經濟主動權不多,也不輕易向子女開口,尤其是現在,子女常年在外打工,除了留守兒童依附身邊,很少有人關心他們的健康,何來老有所養,應引起社會與政府的高度重視。對於年過70的乳癌,如果發現較早,腫塊較小,無遠處轉移,無其他重大疾病,身體較好,手術治療,還是最佳選擇。如果發現較晚,腫塊較大,或已有遠處轉移,伴有其他重大疾病,身體不好,就不是手術治療的適應症。從臨床經驗看,年老之人,正常生理機能細胞代謝較弱,所患腫瘤細胞分化生長亦遲,即便不做任何治療,病情發展也很慢,對生命的威脅較年輕人要遲緩的多。如果再給予中西藥治療,帶瘤生存期10年以上者並不罕見。

  所用乳巖丸,是專門為痰血凝結之腫塊而設。中醫認為:乳癌的發生,多責之於肝氣鬱結,痰血凝滯。肝主疏洩,暢達氣機,攝布營血,一旦氣血不得發越,當升不升,當降不降,當變化不得變化,傳化失常而鬱成。肝屬木,脾屬土,肝病辱土,脾失健運,痰濁內生。乳頭屬厥陰肝經,乳房屬陽明胃經,可分而不可離,必然病位相侵。肝藏血,脾統血藏統失司,營血失調,經絡阻塞,則氣滯血瘀。無形之氣,有形之痰,伴行之血,循經及絡,凝滯阻逆,結聚而為癖,為疽,為核,為巖,為毒。其治自當理氣,化痰,通絡,解毒,散結。

  方中三稜、莪術、山慈菇,入經肝脾,行氣破血,消積散結;瓜蔞仁、陳皮,疏肝健脾,理氣化痰,解鬱散結;當歸、赤芍,調和營衛,宣暢氣機,破淤散結;山甲、壁虎、蟹殼,搜剔善行,穿通經絡,導滯散結;蟾皮、雄黃,以其毒性,攻其毒病,敗毒散結;使以甘草,解毒兼調和之性,諸藥合用,寄以奇功。由於此方中攻伐破散藥較多,久服容易耗傷正氣,故只適用於實證。久用者可與攻補兼施之凋瘤丸交替使用。有嚴重心肝腎等疾病及脾胃虛弱者應慎用;在服藥3個月一療程後可檢驗肝腎功能,若無異常,待休息30天后可再服用下一療程。雄黃為硫化砷AsS等重金屬物,毒性較大,應參照藥典結合病情合理應用。更應注意的是市售雄黃有混含砒霜者,用時應注意選擇,以紅黃色狀如雞冠者質較純粹,如為白色結晶,或碾碎時外紅中白者,均有含有砒霜之徵,用時應特別慎重。

  乳巖(乳癌術後轉移復發至對側乳房)

  陳某,67歲,就診於2005年5月。訴:三年前左乳房中結腫塊,在某院以乳腺癌做根治術,並先後常規放、化療及服用三苯氧胺內分泌治療。半年前又發現右乳房中有一腫塊,到醫院檢查並行腫塊區域性切除,病理提示為侵潤性乳腺導管癌。因有心臟病,體質差,不能二次手術,給予區域性放射治療,化療二個療程中因反應較重而終止。現已臥床多日,滴水不進,靠輸液維持生命,心慌心悸,夜寐不安,低熱,自汗、盜汗,故求診中醫中藥治療。刻診:面色s白,顴部潮紅,少氣懶言,動則心慌氣喘,舌質淡紅,苔少,脈沉細有結代。左乳房缺如,右乳房內上象限可見一術口約3M,術口癒合良好,術口下可觸及不規則腫塊約3×3M,質地韌硬,擠壓痛輕度。腋下、鎖骨上下未觸及腫大淋巴結。

  證屬乳癌轉移,理當再次手術根治,放療、化療,鑑於年老體弱,罹患它病,不能承受。縱觀諸症,屬氣血雙虛。治擬補氣養血,調理陰陽。方藥如下:當歸15g、白芍10g黨蔘15g、炙黃芪15g、熟地10g,白朮10g、茯神10g、阿膠珠10g,龍眼肉10g、麥冬10g、五味子10g、陳皮10g、廣木香6g、炙甘草10g。生薑一片,大棗三枚,一日或兩日一劑,水煎服。經上方藥出入調理月餘,飲食正常,夜寐安,虛熱已退,盜汗已止,心慌心悸逐漸減輕,已能料理家務,乳房腫塊亦較前軟小。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元氣漸復,治當扶正攻邪兼顧。當歸10g、白芍10g丹蔘30g黨蔘10g、炙黃芪15,薏苡仁30g,茯苓10g,山甲3g,山慈菇10g,全蠍10g,蜂房6g,陳皮10g,炙甘草10g。取藥30劑,加工為水打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間斷服藥已3年,至今乳癌無復發轉移,體健能生活自理.

  按:此案左乳房罹患乳癌經手術、放化療而愈,三載後右乳復現,本應再次手術根治及放化療,但鑑於病人年老體弱,兼有心疾,不能承受,而只能中醫中藥調理。舊恙伴新病、體虛加藥毒,懼怕致不食。治當勸慰解其憂慮,健脾益氣,滋陰補血,養心安神,即促使機體恢復、激發臟腑功能,促進新陳代謝,產生自我抗病能力,這就是中醫的顧護元氣,扶正祛邪。治療中所用方劑為歸脾湯與人蔘養榮湯加減。歸脾湯是宋代嚴用和為“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之證而設,元代危亦林擴充其用,治“脾不能統攝心血,以致妄行,或吐血下血”,

  明薛立仍蠐紙漵糜凇熬隆⒌樑埂⑹任隕偈場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等症,是後世醫家公認、推崇的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代表方劑。用藥原方去寧心安神藥之遠志、酸棗仁,加用熟地、阿膠、麥冬、五味子,意在補精血、滋陰液、斂陰氣、養心陽,安心神。可謂心脾同治,重在補脾,使脾旺則氣血生化有源;氣血兼顧,重在補氣,氣旺而能生血;平衡陰陽,重在潛陽,陽得陰助則泉源不竭;扶正祛邪,重在扶正,正氣強盛才能拒敵於千里之外,不戰而勝。病至後期,元氣恢復,體質安康,方中加大了針對病因、病機、病症,以毒攻毒之味,並最終以丸劑緩緩圖效。

  乳巖(術後乳癌轉移至肺)

  沈某,59歲,就診於1987年11月。訴:3年前始發現右乳房有一腫塊,逐漸增大,未介意,一年後始有刺疼,在某鄉醫院以增生內服外用治療無效,後以纖維腺瘤在局麻下將腫塊切除,當時癒合良好,但不久又在手術切口內上方結腫塊,以為術後慢性炎症,經給予抗生素及中藥治療不見好轉,反見加重,去某市醫院診為乳癌,即時做了乳房根治術,並給予了常規化療。治療結束不久又出現胸悶氣喘、咳嗽吐痰帶血,低熱、盜汗,經做CT發現肺癌,伴有大量胸水。廣泛轉移,已屬晚期,不宜手術,給予化療,進行三個療程後出現乾噦,嘔吐,飲食難進,發脫無留,臥床難起,不能再堅持進行。刻診:體質消瘦,精神萎靡,呼吸困難,面頰潮紅,少氣懶言,時而陣咳,咯痰稀薄帶血,右乳殘缺,左乳房未觸及腫塊,腋下、鎖骨上下未觸及腫大淋巴結。舌質紅,少苔,脈沉細數。證屬乳癌術後毒邪走散流滯於肺,阻逆上焦,失於宣降,痰濁積聚,日久氣陰兩虛。

  治擬補脾益肺,滋陰清熱。知母10g,茯苓15g,黃芪15g,人蔘12g,白朮10g,阿膠10g,五味子10g,麥冬10g,桔梗10g,銀柴胡10g,薄荷6g,款冬花10g,甘草10g。炒大黃6g。每日一劑,水煎服,童便一盅為引。經用上藥5付而咯血止,食有進,十日後臥床起,喘咳輕,寒熱退,盜汗少。上方去薄荷、銀柴胡、款冬花、大黃、童便,加生薏苡仁30g,半夏10g,枳殼10g,炙百合10g,川貝母10g,生薑一片,大棗3枚為引,每2日一劑,水煎服。經上方出入治療2月餘,肺部病灶有所縮小,胸水只有少量,已無發熱、盜汗,咯血,時而仍有咳嗽吐痰,病人精神好,體質恢復正常,生活已能自理,後來勸其又進行了化療,帶病生存兩年多,終因此病而歸西。

  按:乳腺癌發病率在逐年增多,大部分地區縣級以上醫院診治此病已有一定條件和水平,但是在一些偏遠地區和縣級以下醫療單位,由於醫療條件及診治水平所限,還存在不少誤診、誤治案例,給本來易於轉移復發的疾病可乘之機,當然即便規範治療,也不一定就有很好的結局。此案應該提醒我們每一個醫生,無論何時,何地,對每一個病人的診斷、治療、護理,不但要盡職盡責全力以赴,而且一定要認真、規範,以防古人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是案乳癌術後

  轉移到肺,手術耗傷,體質已差,加之化療毒副作用反映較大,以致體虛不能承受而終止治療。此時要麼輸液調理,繼續化療,也許會完成療程,也許未到完成人已傷亡,即人們常說的“病未把人打到,是藥致人送命”;要麼終止化療,待其體質恢復再做安排,無疑後者是明智地選擇。病人體質消瘦,精神萎靡,少氣懶言為氣虛的表現;胸悶氣喘、咳嗽吐痰帶血,為病位在肺,肺氣失於宣降,肺經脈絡損傷的特徵;面頰潮紅,低熱、盜汗,舌質紅,脈沉細數,是肺腎陰虛的證候。其治自當補脾益肺,滋陰清熱。

  所用方劑為明・陳實功《外科正宗》知母茯苓湯加減,藥用四君子湯健脾運溼,合黃芪補中氣、納肺氣,培補虧虛,即所謂“虛則補其母”,“培土益其金”;以阿膠入肺腎,益陰滋水,補血止血,即取之“陰不足者,補之以味”;以知母、麥冬、五味子,滋腎水、潤肺燥、斂肺火,以降沉潛陰虛之熱;以銀柴胡,薄荷葉清肺熱、宣肺竅,以解肌表浮越之熱;以款冬花、桔梗,寧肺止咳;以一味大黃,導熱下行,且有清熱止血之效,儘管體虛之人,小量、偶爾用之,利大於弊,但要中病即止,不可大量、久用;使用童便意在斂肺止血,先師在治療肺癰肺萎咯血時常用,見效立竿見影,筆者應用於肺癌咯血亦常收到桴鼓之效,但一定要用一歲之內吃奶期間健康兒童小便,而且要新鮮。待元氣漸復,病證漸減,上方去薄荷、銀柴胡、款冬花、大黃、童便,為虛熱已退,咯血已止,多用無益。

  加薏苡仁30,半夏10,枳殼10,意在健脾運溼,化痰消飲,消除胸水;加炙百合、川貝母,功在益氣而兼之利氣,潤肺化痰且有散結之效。如此權衡病之緩急標本同治,滋補氣血,意在扶正祛邪,調理脾腎而功在固益肺金。儘管最終也未能治癒癌症,但能改善病人體質,減輕病情,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帶瘤生存期,應該也是目前最好的結局了。或許有人會問,既是陰虛內熱,為何不用青蒿鱉甲湯或清骨散。青蒿鱉甲湯有青蒿、鱉甲、生地,知母、牡丹皮組成,是治了溫病後期,陰液已傷,邪熱未盡,深伏陰分證,功在養陰透熱。清骨散有銀柴胡、胡黃連、秦九、鱉甲、青蒿、地骨皮、知母,甘草組成,是治療肝腎陰虧,虛火內擾所致虛勞發熱,骨蒸潮熱等證,而本方治療氣陰兩虛證,意在補土益金,滋水制火。這就是證有異同,方有出入,辨證論治,通常達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