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風溼科 主任醫師 林星

  我們在內外科門診經常遇到來就診的中年女性主訴全身疼痛,說是“痛得令人心煩意亂”,伴有失眠、易醒、多夢。常訴“關節腫脹”,但體檢未發現關節腫痛。檢查三大常規、血沉、類風溼因子、抗核抗體等都正常。風溼科醫生在排除了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乾燥綜合徵、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症及腱鞘炎等風溼免疫性疾病後,最後診斷為“纖維肌痛綜合徵”。

  纖維肌痛綜合徵是一種非關節性風溼病,舊稱“纖維組織炎”。該病疼痛來源於肌肉、肌腱、韌帶、骨骼、神經等關節以外組織。本病多在25―45歲發病,女性多於男性,80%―90%為育齡婦女。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可歸納如下:

        (1)特徵性症狀:全身廣泛性疼痛,多為刺痛,疼痛遍佈全身各部位,尤以頸、胸椎、下背部等骨骼及肩胛、骨盆等處為常見。

        (2)常見症狀:有失眠、易醒、多夢、精神不振等睡眠障礙及疲勞。

        (3)其他症狀:病人常訴關節和關節周圍腫脹,但客觀上常“查無實據”。其次有偏頭痛。心理異常包括抑鬱和焦慮也比較常見。醫生體檢時,壓痛點用拇指按壓(按壓力約為4公斤)18個壓痛點(9對)至少有11個疼痛。

  纖維肌痛綜合徵的病因不明,疼痛學研究認為與痛覺感受器異常有關。文獻報告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病人也可以出現纖維肌痛綜合徵的症狀。

  治療方面最重要的一點是給病人解釋。向病人說明本病不會造成殘疾,預後良好,以解除病人的焦慮和抑鬱。目前治療方法不多,主要是改善睡眠狀態,減低痛覺感受器的敏感性,改善肌肉血流等。輕症纖維肌痛可隨著緊張的解除而自行消退,但常可能出現反覆或轉為慢性。伸展練習、有氧健身、改善睡眠、區域性熱敷、輕柔按摩均能使病情減輕。在藥物治療方面,目前較常用的藥物為抗抑鬱藥。2004年我國醫生在《中華風溼病學雜誌》報道用阿米替林加中藥白芍總苷(帕夫林)治療比單用阿米替林療效好。氯唑沙宗能減輕全身僵硬感。鍼灸、交感神經阻斷、痛點封閉等也可試用。近年有人提出心血管適應訓練及肌電圖生物反饋訓練有一定療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