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麻醉科 主任醫師 姚軍

  纖維肌痛綜合症(FMS)是一種非關節性風溼病,多數患者具有典型瀰漫性全身疼痛,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多見於女性,最常見的發病年齡25―45歲。臨床表現為肌肉骨骼系統多處疼痛與發僵,並在特殊部位有壓痛點。纖維肌痛綜合徵可繼發於外傷,各種風溼病,如骨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及各種非風溼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惡性腫瘤)等。這一類纖維肌痛綜合徵被稱為繼發性纖維肌痛綜合徵,如不伴有其他疾患,則稱為原發性纖維肌痛綜合症。

  一、臨床表現:

  1、主要症狀:全身廣泛疼痛是所有纖維肌痛綜合徵病人都具有症狀。雖然有的病人僅主訴一處或幾處疼痛,但1/4的病人疼痛部位可達24處以上。疾病遍佈全身各處,尤以中軸骨骼(頸、胸椎、下背部)及肩胛帶、骨盆帶等處為常見。其他常見部位依次為膝、頭、肘、踝、足、上背、中背、腕、臀部、大腿和小腿。大部分病人將這種疼痛描寫為刺痛,痛得令人心煩意亂。另一個所有病人都具有症狀為廣泛存在的壓痛點,這些壓痛點存在於肌腱、肌肉及其他組織中,往往呈對稱性分佈。在壓痛點部位,病人與正常人對“按壓”的反應不同,但在其他部位則無區別。

  2、特徵性疾病:這一組症狀包括睡眠障礙、疲勞及晨僵。約90%的病人有睡眠障礙,表現為失眠、易醒、多夢、精神不振。50―90%的病人有疲勞感,約一半病人疲勞症狀較嚴重,以至於感到“太累,無法工作”。晨僵見於76―91%的病人,其嚴重程度與睡眠及疾病活動性有關。

  3、常見症狀:這一組症狀中最常見的是麻木和腫脹。病人常訴關節、關節周圍腫脹,但無客觀體徵。其次為頭痛、腸激惹綜合徵。頭痛可分偏頭痛或非偏頭痛性頭痛,後者是一種在枕區或整個頭部的壓迫性鈍痛。心理異常包括抑鬱和焦慮也比較常見。以上症狀常因天氣潮冷、精神緊張、過度勞累而加重,區域性受熱、精神放鬆、良好睡眠、適度活動可使症狀減輕。

  4、混合症狀:原發性纖維肌痛綜合徵很少見,大部分纖維肌痛綜合徵病人都同時患有某種風溼病。這時臨床症狀即為兩者症狀的交織與重疊。纖維肌痛綜合徵常使與之共存在風溼病症狀顯得更嚴重,如不認識這種情況常會導致對後者的過度治療和檢查。

  除非合併其他疾病,纖維肌前綜合徵一般無實驗室異常。但有報道纖維肌痛綜合徵病人IL-1水平增高,自然殺傷細胞及血清素活性減低,腦脊液中P物質濃度升高。藥1/3病人有雷諾現象,在這一組病人中可有抗核抗體陽性、C3水平減低。

  二、診斷

  1、持續3個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身體的左、右側、腰的上、下部及中軸骨骼(頸椎或前胸或胸椎或下背部)等部位同時疼痛時才認為是全身性疼痛。

  2、用拇指按壓(按壓力約為4kg)18個壓痛點中至少有11個疼痛。這18個(9對)壓痛點部位是:枕骨下肌肉附著處;斜方肌上緣中點;第5至第7頸椎橫突間隙的前面;岡上肌起始部,肩胛棘上方近內側緣;肱骨外上髁遠端2cm處;第二肋骨與軟骨交界處,恰在交界處外側上緣;臀我上象限,臀前皺襞處;大粗隆後方;膝內側脂肪墊關節折皺線的近側。同時滿意上述2個條件者,可診為纖維肌痛綜合徵。

  三、鑑別診斷

  1、精神性風溼痛:纖維肌痛綜合片易與精神性風溼病相混淆,但兩者有顯著不同。精神性風溼有帶感情色彩的症狀。如把疼痛描述成刀割炎燒樣劇痛,或描述為麻木、發緊、針扎樣或壓迫性疼痛。這些症狀常定位模糊。變化多端,無解剖基礎,且不受天氣或活動的影響,患者常有精神或情感紊亂,如精神神經病、抑鬱、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區別兩者是重要的,因前者更難處理,常需精神病專家治療。

  2、慢性疲勞綜合徵:慢性疲勞綜合徵包括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和特發性慢性疲勞綜合徵。表現為疲勞、乏力,但缺少基礎病因。檢查患者有無低熱、咽炎、頸或腋下淋巴結腫大,測定抗EB病毒包膜抗原抗體IgM,有助於鑑別二者。

  3.風溼性多肌痛:風溼性多肌痛表現為廣泛性頸、肩胛帶、背及骨盆帶疼痛。但根據血沉快、多見於60歲以上老人、滑膜活檢示炎性改變、對激素敏感等特點,可與纖維肌痛綜合徵相鑑別。

  4、類風溼關節炎:RA和纖維肌痛綜合徵病人均有全身廣泛性疼痛、發僵及關節腫脹的感覺。但纖維肌前綜合徵的關節無腫脹的客觀證據,它的晨僵時間比RA短,實驗室檢查包括類風溼因子、血沉、關節X線片等也都政治。纖維肌痛綜合徵疼痛分佈範圍較廣泛,較少侷限於關節,多位於下背、大腿、腹部、頭部和髖部,而RA的疼痛多分佈於腕、手指和足趾等部位。

  5、肌筋膜痛綜合徵:肌筋膜痛綜合徵亦稱侷限性纖維炎,也有學問壓痛點,易與纖維肌前點徵相混淆。但兩者在診斷、治療和預後上都有不同之處。

  肌筋膜痛綜合徵的壓痛點通常叫激發點,按壓這一點,疼痛會放射到其他部位。雖然病人感到疼痛,但他們可能不知道激發點任何處。

  肌筋膜綜合徵通常只有一個或聚集在區域性的幾個激發點。激發點起源於肌肉,受累肌肉活動受限,被動牽拉或主動收縮肌肉均可引起疼痛。用1%普魯卡因區域性封閉激發點可暫時消除疼痛。它與纖維炎不同,沒有廣泛的疼痛、僵硬感或疲乏等症狀。但是如果持續性的疼痛引起Ⅳ期睡眠障礙,肌筋膜綜合徵就可能演變為纖維肌痛綜合徵。肌筋膜綜合徵通常由外傷或過勞所致,一般預後較好。

  四、治療

  纖維肌痛綜合徵是一種特發性疾病,其病理生理至今不明,因此對它的治療方法也不多。它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瀰漫性慢性疼痛,除“壓痛點”之外,別無客觀體徵。所以不僅治療選擇不易,療效評定也頗為困難。目前的治療主要致力於改善睡眠狀態、減低痛覺感覺器的敏感性、改善肌肉血流等。

  治療方面較重要的一點是給患者以安慰和解釋。告訴患者它不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也不會造成終生殘疾,以解除病人的焦慮和抑鬱。

  在藥物治療方面,多數作者報告三環類抗抑鬱藥阿米替林和胺苯環庚烯是目前治療本病的理想藥物。阿米替林10mg,根據可緩慢增至20―30mg,或胺苯環庚烯10―40mg,均為睡前一次服。其副作用為口乾、咽痛、便祕,由於劑量較小,病人大都可以耐受。

  近年發現S-腺苷甲硫氨酸治療纖維肌痛綜合徵有一定療效。它是腦組織許多甲基化反應的甲基拱體,且具有抗抑鬱作用。

  其他治療如銀質針導熱療法、區域性交感神經阻斷、痛點封閉、經皮神經刺激、干擾電刺激、針炙、胺摩等均可試用。這些治療的療效和機制尚有等進一步研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