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童康復科 副主任醫師 程明高

  維生素K缺乏是嬰兒期一種自發出血性疾病,以顱內出血為特徵。是嬰兒期非外傷所致最常見的顱內出血。好發於生後2-3個月,往往突然發病,以顱內、面板、消化道等多處出現為特點。雖然近年來,由於對新生兒出生時常規注射維生素K1進行預防,此病發病率已明顯減少,但在門診就診病人仍有零星見到。鑑於此病的可預防性及引起後果的嚴重性,在此將對此病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並對預防及治療措施做一下說明,減少不幸的發生。

  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由於體內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而導致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新生兒維生素K缺乏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

  1、肝臟儲存量低:由於胎盤對維生素K的通透性很低,母體維生素K很少進入體內,早產兒、小於胎齡兒的儲存量更低;

  2、合成少:維生素K由腸道菌群合成。出生後延遲餵奶或長時間使用廣譜抗生素可抑制腸道菌群的形成,從而減少維生素K的合成,母親孕期應用某些藥物也可抑制維生素K的生成。

  3、新生嬰兒特別是母乳餵養兒從食物裡攝入的維生素K量很少。

  4、吸收少,肝膽疾病、先天性膽道閉鎖或慢性腹瀉時,維生素K的吸收減少。

  此病的預防:母孕期服用抑制維生素K合成的藥物者,應在分娩前24小時給予維生素K110mg肌注1次。新生兒出生後立即給予維生素K11mg肌注1次,並在生後24小時重複給藥1次。純母乳餵養兒生後最初3個月應口服維生素K1每週1次,每次1mg以預防晚發性維生素K缺乏。一旦發生可疑自發性出血,特別是伴隨精神狀態異常時,家長需及時就醫。 此病引起的顱內出血可發生於蛛網膜下腔、硬膜下腔、腦室內及腦實質。如果發生於蛛網膜下腔或硬膜下腔,量又不大,則預後良好。但本病常伴腦實質的大量出血,常不被及時發現,因此往往造成嚴重後果,發生腦梗死、腦軟化等後遺症,導致腦癱、智力低下、半身不遂等傷殘。如果懷疑此病需及時做CT或MRI等檢查。

  鑑於國人醫學知識的普遍缺乏,及目前對新生嬰兒健康隨訪的不足,此病還時有發生,請初當父母的家長一定對此病提高警惕,注意預防。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