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血液科 主任醫師 王西閣

  3歲的東東最近得了一種“怪病”,頭上長了一個棗子大小的包,硬硬的,疼痛不明顯,剛開始比較小的時候家長也沒在意,但隨著這個包越長越大,家長帶他到當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提示骨質缺損,並且還有肋骨、胸椎體等骨骼的病變,為了進一步治療來到了鄭大三附院,經過病理活檢,確診為“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

  同時來的還有一位8個月大的小朋友飛飛,反覆的發熱、身上出皮疹,到我院血液科檢查發現貧血、肝脾、淋巴結腫大,通過進一步檢查,也診斷為“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

  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病呢,為什麼不同的臨床表現卻診斷為同一種病?

  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histiocytosis,LCH)是一組病因不明、臨床表現多樣、多發於小兒的疾病,男多於女,根據臨床主要表現分為三型:勒-雪病(Letterer-Siwedisease,LS),韓-薛-柯病(Hand-Schuller-Christian disease,HSC)及骨嗜酸細胞肉芽腫(eosinophilicgranuloma ofboneEGB),但各型之間臨床表現又可相互重疊而出現中間型,其共同的組織學特點是朗格漢斯細胞增生、浸潤,並伴有嗜酸性粒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等不同程度的增生,目前多認為他們是一組與免疫功能異常有關的反應性增殖性疾病。

  勒-雪病多在1歲以內發病,病情重,病變廣泛,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皮疹、肝脾淋巴結腫大、呼吸道症狀、貧血、中耳炎、腹瀉和營養不良等,韓-薛-柯病多見於2-4歲,表現為骨質缺損、突眼、尿崩等,骨嗜酸細胞肉芽腫各年齡組都可發病,尤多見於4-7歲,主要表現為單發病灶的骨骼破壞,任何骨骼均可受累,顱骨最常見,另外還有混合型和單一器官損害型。

  因此,凡有原因不明的發熱、皮疹、貧血、耳道流膿、反覆肺部感染、肝脾淋巴結腫大、眼球凸出、尿崩、顱骨缺損、頭部腫物等均應懷疑本病,診斷需臨床表現、影像學和病理學三方面結合,病理檢查後做免疫組化是本病最可靠的診斷依據。

  由於本病變化多樣、輕重懸殊,治療方案應視具體臨床情況而定。主要方法是化療,常用藥物有潑尼鬆、長春新鹼、依託泊苷、環磷醯胺等,其他還有免疫治療、放射治療等,區域性EGB可以手術刮除。

  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不是惡性腫瘤,通過治療,是可以得到緩解和控制的,其預後與發病年齡、受累器官多少、器官功能損害及初期治療反應有關。鄭大三附院血液科在這方面有著豐厚的治療經驗,有著技術一流的醫療團隊,通過我院血液科王西閣主任醫師和趙雪蓮副主任醫師、樑宇主治醫師等精心的治療,東東的病情漸穩定,沒有出現進一步的發展,小飛飛的體溫也逐漸穩定,皮疹消退,肝脾都縮小了,孩子們的臉上又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