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 張均喜

  小寶出生時一切都正常,回家後吃的好,睡的香,一家人都很開心。可是過了幾天,細心的媽媽就發現孩子睡覺時、吃奶時頭老是偏向右側,右側的臉好像比左側小,而且在右側頸部可以摸到一個腫塊隆起,按壓腫塊時小寶還哭個不停,媽媽趕快帶小寶到醫院檢查,經過簡單的體檢,頸椎X片,頸部B超等檢查後。醫生診斷為:小兒肌性斜頸,建議行按摩治療。經過3個月的堅持按摩治療,小寶頸部的包塊消失不見了,而且頭也不再歪了,這下媽媽才安心了。

  父母應注意觀察:

  剛出生的小寶寶,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如果孩子整天都保持歪著頭的睡眠姿勢,很容易造成顱骨枕部逐漸變平。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惡性迴圈:孩子喜歡將頭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顱骨就會出現一平整的區域;這一平整區域很容易地支撐著孩子的頭部,孩子因此就會更喜歡保持這一特殊的姿勢。所以,發現孩子的頭總愛歪向一側時,家長可以試著在孩子睡覺時輕輕扶正他的頭部,並使用中空的定型枕頭來固定頭部位置。如果這樣做仍不能將孩子的頭部保持中位,就要帶孩子去看醫生了。

  醫生告訴小寶媽媽:先天性肌性斜頸是小兒常見先天性發育畸形之一,先天性肌性斜頸的治療不復雜,為獲得滿意療效,我們體會到:早期診斷,治療愈早,效果愈好,應於新生兒時期開始治療。基層醫護者應該加強該病知識的學習,同時對新生兒家長宣傳指導,發現應及時引導到康復專科接受治療。尤其要對產前檢查胎位不正、難產或臀位產新生兒跟蹤隨訪,警惕該病的發生,以達早診斷、早治療。有些縣級醫院的醫生甚至不認識此病,診斷為淋巴結腫大讓吃消炎藥的都見過不少。通過對多位斜頸寶寶媽媽的瞭解,她們大多數在懷孕晚期活動較少,因此我認為胎兒在子宮內歪頭時間較長是引起先天性斜頸的主要原因,所以奉勸準媽媽們孕後期要多活動,一是能減少斜頸的發生,二是能加速產程,減少新生兒缺血缺氧的發生。

  患兒多於出生後可在頸部一側發現梭形腫物,其方向與胸鎖乳突肌一致,多侷限於中下段。以後胸鎖乳突肌攣縮緊張,由於牽拉使頭斜向病側,下頦轉向健側,頭部側向和轉向健側的活動受限,並逐漸產生面、頸部畸形。該病如不能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隨著小兒生長,可出現患側胸鎖乳突肌腫塊鈣化,則致面、頸部嚴重畸形,則表現為患側的面部小、眼裂狹窄和眉毛向下,斜視,兩肩高低頸椎側彎等症狀。畸形固定後即使手術治療也難使其完全消失。

  請家長不要為此擔心,我們早已對這一病種有相當成熟的治療手段。推拿治療本病在於通過手法,同時配用“散結化瘀軟膏”、“按摩藥酒”塗上患病部位,作用於攣縮的胸鎖乳突肌上,可改善疤痕黏黏、軟化腫塊;手法牽引患側胸鎖乳突肌,使肌肉組織拉長,並以被動活動來鬆弛該肌肉,從而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使患側腫塊消散,僵硬攣縮緩解而達到目的,同時叮囑家屬在平常時間也參與其中,按摩完予以熱敷,運動方面多予以俯臥位肘支撐抬頭或者雙手支撐抬頭訓練,有助於患兒頸部肌肉力量的提高。病情較輕,患病部位包塊不大,經上述治療,最短時間可在2-3個月康愈。如果病情較嚴重,包塊較大,應同時配合頸部固定器限制其活動,佩戴頸託固定器應每天最少要7小時。治療時間不定,但療效也是很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