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主任醫師 趙法新

  癌症本屬症瘕積聚、氣血痰凝有形之患。西醫以“治病救人”而直搗敵巢切除之。這叫“治病”;至於“救人”,甚感複雜,尚缺良策。更有甚者,還需“化療”、“放療”,欲除惡務盡,“宜將勝勇追窮寇”,目的是殊殺癌細胞,以求根除。出發點雖好,但事與願違,重犯了“虛虛實實之弊”,正氣愈虛,邪氣愈甚,患者整體健康堪憂,生活質量下降,“救人”就不夠理想。癌細胞由變異而來,變異的環境與條件是什麼呢?

中醫認為正氣虛弱、情志鬱結、氣虛血瘀、迴圈障礙、免疫力低下,是癌細胞變異的內因;自然境域、環保質量、生活方式,是外因。內外結合構成了癌細胞變異的環境與條件,這才是“病根”。腫瘤切除,叫“治病”,但“病根”未除,復發可能。常規以化療/放療欲除根而損正,否則又不放心,處在兩難。中醫是“以人為本,救人治病”而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病因為本,病機為的,病症為標。情志鬱結,氣血痰瘀,是病因病機,是癌細胞變異的內環境;巧與外因結合的結果,才是病根,是腫瘤之本;病症是腫瘤之標,切其標,留其根,能不再生嗎?

開刀切除腫瘤的同時,氣血元氣大傷,若再化療、放療,一二再,再二三地損傷正氣,則正氣愈虛,邪氣愈甚,氣虛血瘀痰凝必加。若能配合中醫辨證論治,治病求本,扶正祛邪,健脾培本,補氣活血 ,以達正復邪去、治病救人之目的,這不就把“治病”與“救人”統一了嗎! 腫瘤已成,開刀以速除其病症,辨證論治以除其病因、固其根本,標本兼顧,邪去正復, 可謂上上之策。

  一、術後調養:醒脾和中,益胃生津。

  證候:術後3-4天,通氣之後,口乾欲飲,可進飲食時。

  病機:氣陰已傷,胃氣失和。

  調護:胃為陽土,喜溫潤,惡燥冷,得溫潤而安。初可進飲,少少與之,生津益胃,稀淡果汁、米飲為宜;得溫潤而胃氣來複,酌加米湯油、米湯之全流質,不宜肥甘厚味硬物;進而半流,湯粥羹糊最宜,先稀後稠。湯者,質稀而粘,富流動,易吸收,益胃養陰,極富營養。粥者,質粘而稠,益氣養胃,為康復之寶、天下第一補物也。麵筋蛋花湯,亦屬粥類,善養胃氣,飢渴皆宜,稀稠隨意,鹹淡可口,胃喜為補也。

  治法:若有不當,胃氣受傷,需小藥輕投,擇善選用:

  1、若為冷物所傷,呃逆連連,煨生薑湯主之,溫胃則呃逆止。

  2、若為肥甘厚味所傷,飽脹、噯氣、反胃、噁心、嘔吐者,消膩、下氣則愈,焦山楂20g、炒枳殼12g、炒白朮20g、陳皮15g煎分3-4次溫服為宜。

  3、若為飲食、硬物所傷,胃痛、胃脹、噯氣、反胃、噁心、嘔吐、反酸、嘈雜者。和胃消食、理氣寬中為法,焦三仙各15g、炒白朮20g、炒枳殼15g、炒萊菔子12g煎分3次溫服則已。

  按語:術後胃空數日,復又靜滴抗菌消炎藥物,胃氣大傷,胃粘膜燥涸而不濡,食療食養為尚,急需湯粥羹糊茶之類流質飲食,少少與之,溫閏以養胃氣,漸至胃氣來複,才能食消藥布。切忌生冷硬物、肥甘厚味重傷脾胃。

  既已術後/化療/放療,副作用顯而易見者,只好亡羊補牢,當以中醫辨證論治,扶正祛邪,消其標,固其本也。除氣血大傷,面色晃白、脫髮、虛汗淋漓、身睏乏力,一派虛弱徵像外;常見噁心、嘔吐、厭食、發熱等急症,需及時處理。中醫辨證施治,調理脾胃是關鍵,若能恰到好處,則可緩其急,平其症,復其常。最急者,莫過於噁心、嘔吐、厭食等消化道的反應。蓋脾胃乃元氣之府,氣血之化源,皆水谷所化,胃氣所資,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稟氣於胃,故稱後天之本。其不良反應,首先絕水谷以斷化源,後天之本毀矣。故急當調理脾胃,以復升降、運化之職。脾健則升,胃和(潤)則降。升者,清(脾)氣上升;降者,濁(胃)氣下降,升降失職,噁心、嘔吐、飽脹、厭食作矣。初起肺胃陰傷為急;久則元氣大虛,中氣不舉;進而正不勝邪,變證多多。針對病機,辨證論治,以求康復。

  二、化療放療:肺胃陰傷 ,升降失職。

  證候:口乾、舌紅、噁心、嘔吐、厭食、脫髮。

  病機:氣陰耗傷,升降失職。

  治法:養陰益胃、升清降濁。

  方藥:“沙蔘麥門冬湯”、“滋胃膏”化裁。

  北沙蔘30g、麥門冬20g、炙百合20g、肥玉竹20g、炒白芍20g、炒山楂20g、枇杷葉30g、青竹茹20g、廣陳皮15g、生甘草10g。

  用法:涼水快速清洗甩幹,立即粉碎為顆粒,加5倍涼水浸泡30分鐘至透,文火令小沸,煎煮30分鐘,濾淨另置。再加熱水,繼二煎40分鐘,濾淨,兩汁合併,小量頻服,以免嘔吐;或1日3-4次食前溫服,利於消化吸收。

  方解:本證為氣陰耗傷,升降失職。宜養陰益胃、升清降濁法。北沙蔘,味甘性寒,歸肺胃經,功能潤胃以生津止咳,善治胃津不足而口渴、欲嘔、食少。麥門冬,甘微苦寒,歸肺胃經,清心除煩,生津止渴,養陰益胃,本方取北沙蔘、麥冬甘潤養陰益胃之功,為之君;取芍藥、甘草酸甘化陰,助君滋胃養陰、百合,甘而微寒,入心肺經,善治大病之後,氣陰雙虧,邪幹百脈,欲食不能,欲臥不眠,欲行不行,恍惚乏力之症,取此三者滋胃養陰為之臣;脾為胃行其津液,取玉竹之甘能益陰補脾而不燥,微寒能清熱、枇杷葉,苦平能健胃降逆,微寒清火治噦、竹茹清胃熱而止嘔,陳皮理胃氣而安中、更有山楂消積化滯,以開胃進食,故取此五者,清火益陰、開胃進食而降逆止嘔惡,故為之佐;生甘草調和諸藥而瀉火為之使。全方共奏養陰益胃,降逆止嘔之功。

  按語:脾胃合德,升降有序,納運復常,則元氣充,化源足,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足得營養而生機旺盛。本證肺胃陰傷,升降失常,納運失司,而化源不足,非滋陰養胃、甘寒清熱、酸甘化陰,不能復其脾胃升降之職、納運之司。蓋胃為燥土,屬陽,故喜潤惡燥,得潤始安。以葉天士養陰益胃、顧護津液之法為善,沙蔘麥門冬湯、益胃湯、滋胃膏皆可選用。當陰復證輕,虛汗仍多時,可加生白朮,以健脾止汗;元氣大虛,加西洋參、白晒參、黨蔘均可;舌質紅,酌加幹生地、元參。皆益氣生津、陽生陰長之理也。

  三、元氣大傷:脾虛失運,氣虛血瘀。

  證候:面色晃白、虛汗淋漓、身睏乏力,納差食少、飽脹噯氣、便祕或溏,舌質淡嫩、舌體胖大、苔白齒痕、舌脈瘀阻。

  病機:元氣大傷,脾虛失運,氣虛血瘀。

  治法:大補元氣,健脾助運,補氣和血。

  方藥:東垣黃芪甘草湯、補中益氣湯、參芪膏化裁。

  生黃芪30g、炙黃芪30g、人蔘6g、白朮30g、茯苓30g、全當歸15g、生甘草10g、炙甘草10g、雞血藤膠15g、鹿角膠10g.

  用法:涼水快速清洗甩幹,立即粉碎為顆粒,加5倍涼水浸泡30分鐘至透,文火令小沸,煎煮30分鐘,濾淨另置。再加熱水,繼二煎40分鐘,濾淨,兩汁合併,小量頻服,或1日3-4次食前溫服,以利吸收,免壅塞吐利之弊。

  方解:關於癌症術後/化療/放療,副作用顯而易見的證候、機理,前已作闡述。據此,本證屬元氣大傷,脾虛失運,氣虛血瘀之證。治當大補元氣,健脾助運,補氣活血。黃芪,甘微溫,歸肺脾經,補氣生血、固衛實表,為補氣昇陽要藥。生則固表止汗;炒則補脾氣、升清陽;炙則補補三焦益元氣。本方取其補氣生血、健脾昇陽、固表止汗,故生炙皆用為之君。人蔘,味甘大補元氣,歸脾肺經,健脾益胃,補氣生血。白朮,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功專補脾益氣,固表止汗,本方取參術補中固本,助君藥補中益氣、昇陽舉陷,加強補氣健脾之力,故為之臣。陽生陰長,補氣生血。當歸,味甘辛苦,性溫,歸心肝脾經,功專補血和血。與芪合巧為補血湯;與參術伍補氣健脾生血。更取二膠,和血補血。配枳殼巧為枳術丸,消補兼施,以防君臣大補壅滯之弊。茯苓,味淡滲溼健脾。此五者健脾生血,寬中為之佐。甘草,生則瀉火,炙則益氣溫中,調和諸藥為之使。全方共奏補氣健脾、和血生血、氣血雙補之功。

  按語:日久,陰虛導致陽虛,脾氣大傷,氣虛血瘀為患。非大補元氣、健脾補中、調和氣血、旺盛生機,則生命之舟難航。氣血大虧之證,血不能速生,氣當立回。故以東垣補氣昇陽、健脾補中法,陽生陰長,氣血調和百病不生矣。選黃芪甘草湯、補中益氣湯化裁,以挽回敗局,固其後天之本,斷其復發轉移之患,此亦未病先防也。

  四、固本防變:扶正祛邪,消除隱患(病根)。

  證候:無明顯自覺症狀,唯身睏乏力,虛汗易出,舌淡脈緩,舌體胖大,苔白齒痕,舌脈瘀阻。

  病機:脾虛失運,氣虛血瘀。

  治法:補氣健脾,養血活血。

  方藥:東垣補中益氣湯化裁。

  黃芪30g、黨蔘15g、炒白朮30g、雲茯苓20g、柴胡10g、當歸15g、升麻4g、枳殼15g、炒白芍20g、乾薑10g、桂枝15g、雞血藤膠15g、鹿角膠10g、炙甘草10g。

  用法:涼水快速清洗甩幹,立即粉碎為顆粒,加5倍涼水浸泡30分鐘至透,文火令小沸,煎煮30分鐘,濾淨另置。再加熱水,繼二煎40分鐘,濾淨,兩汁合併,小量頻服,或1日3-4次食前溫服,利於消化吸收,免壅堵吐利之弊。

  方解:”癌症術後/化療/放療,毒副反應顯見,體質下降,虛上加虛。優“潰潰乎!如壞都”。前兩步,嘔惡不食之急症已平,化源復常,氣陰已復;第三步固本防變,消除隱患,斷其病根。《千金方》雲:“五臟不和調於胃,胃和則五臟安。”故及時有效調理脾胃,恢復其升降納運之功,對固本杜變、以防復發轉移之患是為關鍵一步。《內經》雲:“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黃芪、黨蔘甘溫補中益氣為之君。白朮 、茯苓苦溫滲溼健脾為臣。升、柴升中陽。枳殼寬中下氣,與白朮合巧為枳術丸,消補兼施,補而不滯。歸、芍養血。二膠補血和血。姜、桂 溫中通陽,取黃芪建中湯之義,此九者為之佐。炙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為之使。全方共奏補氣健脾,調和氣血之功。

  按語:

第一,肺胃陰傷、升降失司、嘔惡不食之急症,得以及時糾正;

第二,陰復氣弱,元氣大傷,脾虛失運,因大補氣血而基本康復;

第三,固本防變,充分運用中醫治未病思想,補氣健脾,固本防變;補氣和血,旺盛生機;必要者,活血化瘀,改善迴圈,以斷病根,可防病復發於未然也。這是癌症術後/化療/放療,中醫調理脾胃,扶正祛邪,防病於未然的三步曲。若能及時調理,運用得當,不但能提高生存質量,還能增強體質,以免復發轉移,斷其根也。真正實現了“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預防理念。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