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一般多見於中老年人,發病高峰年齡集中在50至80歲,但近年來胃癌逐漸出現低齡化趨勢,此前診治過的最年輕胃癌患者僅為16歲。對於日漸呈現的胃癌低齡化趨勢,專家認為,這與都市人群不良作息、飲食結構不合理、進食過快過燙、長期飲酒抽菸,胃腸不適以漠視應對等有很大關係。
同樣為胃癌高發國家,我國的胃癌早期檢出率比起日本和韓國要差很遠。日本政府從1963年起就出資在40歲以上人群中普查胃癌,日本胃癌的早期檢出率超過60%;韓國在40歲以上人群中進行篩查,胃癌早期檢出率也有40%左右;而我國住院病例中超過90%的胃癌病人是進展至中晚期才就醫的。不少人因為對自己的疾病沒有深入的認識,或抱有僥倖心理,往往只是對症治療而沒有進一步去檢查病因,以為只有劇痛才表示胃病已出現癌變。其實,一些上腹不適症狀,如輕度胃部疼痛、膨脹沉重感、心窩部隱痛等都是胃癌的早期訊號。此外,如果癌變發生在胃竇部,可發生十二指腸功能改變,出現節律性疼痛。而這種症狀與胃潰瘍極為類似。如果主觀地認為那僅僅是胃潰瘍而自行服藥,容易耽誤正確的治療。
胃癌的早期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常被誤判為胃潰瘍、胃內單純性息肉、良性腫瘤、肉瘤、胃內慢性炎症。因此,經正規治療而效果不理想,並且逐漸消瘦的患者,應該考慮胃癌的可能,如能短期內複查胃鏡,對病變部位進行活檢,可減少誤診,達到早期干預、及時防治的目的。
因此專家特別提醒大家,未患胃病的人,一旦出現黑便更應警惕胃癌的可能。特別是在一般飲食控制或服用胃病藥物後也不易止住時,應及時前往醫院接受檢查。另外,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或貧血也是胃癌進展的明顯表現。若原有慢性胃病的疼痛規律發生改變,或在治療後反覆發作,也必須提高警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