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住院醫師 丁吉濤

  美國高血壓教育專案(NHBPEP)報告指出,在兒童和青少年中,高血壓定義為多次測量的收縮壓和/或舒張壓的測量值≥第95個百分位數,介於兒童期第90個和第95個百分位數之間的血壓被稱為“高血壓前期”。在青少年中,血壓≥120/80mmHg必須考慮為高血壓前期。一般說來,如新生兒大於90/60mmHg,嬰幼兒大於100/60mmHg,學齡前兒童大於110/70mmHg,學齡期兒童大於110/80mmHg,並經多次證實,即可診斷。

  兒童高血壓的診斷和成人相比,應當更加小心和慎重。首先,每個兒童的生長髮育速度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考慮到年齡因素的同時,兒童的身高和性別也要列入考慮之內。個子高的兒童即使血壓稍高於同齡組,也可能屬正常現象;反之,個子矮的兒童雖然血壓在同齡組尚屬正常,卻可能存在高血壓問題。此外,血壓還存在細微的性別差異。其次,兒童的血壓更易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很多兒童看到醫生後會緊張、害怕,有的甚至會哭鬧,這些都會使側得的血壓值偏高,這就是所謂的“白大衣高血壓”。為了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應在不同時段多次進行測量(一般大於3次),且儘量讓小孩放鬆,並保持測量環境的安靜。最後,兒童血壓的測量應當由專業醫生來完成,使用聽診器加袖帶的方法進行。各種適合於成年人的血壓測量儀雖然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但對於兒童來說誤差比較大,目前不推薦使用。

  為什麼要重視兒童高血壓?

  和成年人高血壓一樣,兒童高血壓也分為兩類: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前者指目前發病原因尚不明確的一類高血壓。後者顧名思義,指由疾病因素繼發產生的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在成年人中佔絕大多數,但在兒童中相對少見。10歲以下的兒童,80%都是繼發性高血壓。年齡稍大的青少年高血壓,則原發性的比例較高。

  兒童原發性高血壓可能沒有症狀,或者症狀較輕,所以難以發現,或者體檢發現了,但通常不會引起家長的重視。事實上,輕度兒童高血壓雖然在相當長時間內可能對患兒沒有明顯影響,但它卻在慢慢地損害人體的各個器官,如血管、心臟、腎臟和大腦。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兒童原發性高血壓若未加干預,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成年後患上高血壓病。此外,這類兒童今後患冠狀動脈疾病,也就是常說的“冠心病”的概率也明顯增加。

  兒童繼發性高血壓則是一個提示具有潛在疾病的訊號。這些疾病包括腎臟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和鉛中毒。如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腎病綜合徵、腎動脈狹窄、大動脈炎、主動脈縮窄、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鉛中毒等都可能是高血壓的“元凶”。因此,對這類高血壓若未予以足夠的重視,可能會延誤原發疾病的診治,造成不良後果。

  哪些兒童易發生高血壓?

  如上所述,繼發性高血壓都由原發疾病引起,如果一一排除了原發疾病,則臨床上可以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影響因素較多,主要有遺傳、肥胖和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

  一般說來,父母雙方有一方患有原發性高血壓,則子女患高血壓的機率就增大。有資料顯示,50%以上兒童原發性高血壓具有相關的家族史。另外,肥胖也是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研究,肥胖兒童患高血壓的概率是正常兒童的近9倍!有統計資料表明,美國近十年來兒童的平均血壓有所升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肥胖和超重兒童的比例增加所致。此外,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不良的飲食習慣如高鹽低鉀、高脂高糖等,長期缺乏體育鍛煉都會導致高血壓的產生。

  精神狀態對兒童血壓也是很有影響的,這涉及到社會因素。家庭不和、學習任務過重、長期打遊戲等都會造成兒童情緒的緊張。小兒的大腦、中樞神經處於發育不完善時期,容易興奮和疲勞。當受到不良刺激時,大腦興奮和抑制失調,通過一系列反饋途徑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國外曾做過打遊戲對血壓影響的研究。他們對附近的兩所學校的1400名學生進行跟蹤調查,比較了電子遊戲前後的有關血壓資料,結果發現,經常玩電子遊戲的兒童緊張性高血壓比例高於其他兒童。兒童玩電子遊戲時,血壓升高的幅度也大得多。

  兒童高血壓應如何防治?

  兒童高血壓病的主要症狀是頭暈、頭疼、噁心、眼花等,嚴重者可表現為驚厥。繼發性高血壓患兒還會表現出原有疾病的症狀,如急性腎小球腎炎時的浮腫、血尿等。孫教授說,如果兒童偶爾抱怨類似症狀時,家長不妨帶他們去醫院檢查一下,特別是前述的易感兒童,更應提起家長的注意。一般說來,繼發性高血壓在原發疾病得到解除後,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原發性高血壓則主要應從生活方式和精神兩方面進行干預。

  生活方式方面,尤其對於前述高血壓的易感兒童,一是飲食控制。包括避免過鹹的飲食以減少食鹽的攝入,適當限制“三高”食品(高糖、高脂、高蛋白),補充富含鉀的食物(如香蕉)及多食蔬菜水果等。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日食鹽攝入量是6g,約為一牙膏蓋的量。臨床實踐也表明,限制食鹽攝入是兒童高血壓病重要的非藥物治療方法。二是加強體育鍛煉,鼓勵兒童多運動。運動既可消耗體內過多的
熱量,還能增大肺活量,增強心肺功能和心肌纖維收縮力,有利於兒童的身心發育。上述這些方法,對於肥胖兒童的減重也大有裨益,在幫助他們控制體重的同時,控制血壓。

  精神調節方面,首先要避免給兒童過大的精神壓力。家庭教育宜鬆不宜緊,應給兒童保留適當的自由空間。其次,對於愛玩電子遊戲的兒童,要嚴格控制遊戲時間,絕不可縱容。再次,創造一個溫馨、安靜的生活環境也有利於兒童的情緒的穩定。

  對於某些嚴重的或上述調節方式難以控制的高血壓,則應在醫生指導下輔以降壓藥物來進行控制。

  總之,對於兒童高血壓的科學態度應該是“重重拿起,輕輕放下”。也就是說,對於家長們,要有必要的警惕和足夠的重視,而對於醫務人員,應仔細檢查,慎重診斷。但防治方面,還是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而在治療方面,則是以飲食控制為主,藥物治療為輔。最後,希望通過對兒童高血壓認識的提高,全社會能更細微全面地關愛兒童的健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