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產科 主治醫師 王玉

  宮腔粘連是19世紀末被認識的一種現象,最早可追溯至1894年H. Fritsch首次對它的描述。Joseph G. Asherman對宮腔粘連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對宮腔粘連的定義:創傷所致的宮內粘連或宮頸內口上方的狹窄。

  宮腔粘連通常是由於子宮粘膜的損傷所致。導致宮腔粘連的原因多種多樣,通常為妊娠以後的粘連和非妊娠以後的宮腔內粘連。妊娠後粘連的原因主要是:流產後刮宮或未刮宮、產後刮宮、流產後或產後子宮內膜炎、產後出血所致的子宮區域性缺血、子宮動脈栓塞等。非妊娠以後的宮腔內粘連包括宮腔鏡手術後的粘連(如纖維瘤切除、子宮內膜息肉切除、子宮內隔膜切除、增生的子宮內膜切除等)以及生殖器結核感染後宮腔粘連。

  宮腔粘連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文獻報道1894-1982年共88年期間共治療宮腔粘連1250例,而1982-2008年共26年期間文獻報道共治療宮腔粘連2500例。迅速增加的發生率無疑與診斷性宮腔鏡和三維超聲的應用相關,宮腔鏡是診斷宮腔粘連的最好工具。

  一些宮腔粘連非常複雜和嚴重,可導致閉經、複發性流產、不孕、胎盤前置或植入等。治療這些複雜的宮腔粘連需要多次的宮腔鏡手術治療,宮腔鏡手術治療的次數到底以多少次為宜,對生殖的影響如何?法國的一些專家對此進行了回顧性研究。文獻發表於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12年10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