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體之所以會生病,有些時候是為了滿足心理需要。或許這個觀點初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但是請仔細回想一下,當我們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而病倒時,更加需要休息的到底是我們的身體還是我們的心理?當我們因為感情受挫而大病一場時,午夜夢迴,更加需要療愈的是我們的身體還是我們的心理?當我們被迫去做某件雖不情願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時,腦中是不是偶爾也會不自覺的有一個想法,如果我現在生場病就好了,這樣就誰都拿我沒辦法了!
我們的身體總是承受著外部環境與內部意識的雙重影響,天氣降溫,如果不注意添衣就容易感冒;病毒來臨,如果不注意抵抗就容易感染。同樣,當我們面對過大的生活壓力,即使一遍遍告訴自己,要努力!要撐住!不能輸!但心底那一點點的軟弱,那一點點的不安,那一點點對於“如果能不面對這一切就好了”的強烈期盼,仍然會被潛意識捕捉到,製造出各種各樣的身體症狀,來幫助我們“真的不用面對這一切”。因此,也會有人一遇到挫折就習慣性生病,並且樂此不疲,身體成為了他逃避現實的工具。
當我們回想自己從小到大所患過的各種疾病時,幾乎總會發現,我們從某一些病中,確實得到了某一些“好處”,一些可以讓我們不用去理會當下痛苦現實的“好處”。
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對於我們的健康與生活,卻是非常棘手的。學生並不能通過生病而擺脫學業壓力,充其量只能將壓力延遲,並靜候它以更加猛烈的姿態襲來。職員並不能通過生病而擺脫工作壓力,甚至會在之後不得不連續加班。
情感上的創傷更不可能通過身體的傷痛而得到緩解,能得到的往往是身心俱疲。當我們無法有意識的整理好自己的心理狀態時,潛意識會遵循本能幫助我們做出選擇,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唯一的問題在於,潛意識選擇的方向,是會出錯的。因此才需要我們去自我覺察,而不是順從於潛意識的選擇。
心理的需要,請在心理上滿足,不要讓它通過身體來滿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