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代允義

  眩暈(vertigo)是多個系統病變時引起的主觀感覺障礙,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圍境物有旋轉或搖動感,常伴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眼球震顫、站立不穩,同時可出現血壓下降、心率緩慢。多由平衡三聯(視覺感受系統、本體覺感受系統和前庭系統)或其大腦皮質中樞或全身性疾病影響到這些皮質中樞造成。

  臨床上頭暈的病人太多了,幾乎佔神經內科門診患者的1/2,但典型眩暈的患者並不是太多。

  臨床上遇到眩暈的患者,一般會想到以下疾病:

  1、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俗稱耳石症):典型症狀為頭部迅速運動到某一位置時引起伴有眼震的陣發性眩暈,大多數患者在坐起、躺下、翻身、前傾或後仰時出現,眩暈發作持續短暫,一般為數秒至1min。重複誘發頭位眩暈可反覆出現,但無聽力下降和前庭功能障礙,偶有耳鳴。除眼震外一般無神經系統陽性體徵。Dix-Hallpike位置性試驗有助於診斷。

  2、美尼埃氏病:好發於30~50歲,典型臨床表現為發作性眩暈、噁心嘔吐、耳鳴耳聾和眼球震顫。眩暈常突然發作,多為旋轉性,發作前耳鳴常加重,發作時伴短暫性水平眼震,嚴重時伴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等迷走神經刺激症狀。發作歷時數分鐘、數小時或數天不等,間歇期長短不一。每次發作使聽力進一步減退,發作次數隨耳聾加重而減少。到完全耳聾時,迷路功能喪失,眩暈發作亦終止。

  3、前庭神經元炎:常發生於上呼吸道感染後數日之內,可能與前庭神經元遭受病毒侵害有關。臨床特徵為急性起病的眩暈、噁心、嘔吐、眼球震顫(自發性水平性眼震)和姿勢不平衡。冷熱試驗顯示一側前庭功能減退,但無聽力障礙。眩暈常持續數天或數週,爾後逐漸恢復正常,很少復發。

  4、後迴圈缺血:多發生在老年患者和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險因素的患者,突發與頭位有關的眩暈,持續時間短暫,往往幾分鐘後減輕或消失,也可一日發作數次,持續數天,以後再發;發病時常伴發噁心、嘔吐、站立不穩、共濟失調,還可伴發神經系統陽性症狀和體徵,如視力障礙、共濟失調、頭痛、意識障礙、病理徵等。

  5、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患者植物性神經症狀十分顯著:噁心、嘔吐、多汗、心悸、多夢、失眠,有時有雙耳耳鳴。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徵發現,症狀隨精神緊張,過勞而誘發或加重。

  個人認為以上疾病導致的眩暈多無特異性,臨床上給予止暈等對症治療後,眩暈症狀可消失,目前尚無有效的輔助檢查來確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