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處理上消化道大出血術後再出血的方式是胃鏡下急診止血或再次手術探查[1,2]。但這樣處理一是止血效果差,二是再次手術常難以確定出血部位,且因區域性粘連、胃腸壁水腫使手術止血面臨極大的困難。患者往往短期內不能耐受再次手術,而出現術後嚴重併發症。因此,探索能夠及時診斷、有效止血的新方法是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
我們採用日本東芝1250mAC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用Seldingers技術經右股動脈插入5Fcobra或3Fsp微導管。做腹腔動脈造影后,再根據不同結果行超選擇性動脈造影,在確認出血動脈部位後進行栓塞治療。栓塞劑主要為帶羊毛不鏽鋼圈和明膠海綿顆粒。
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發現出血部位,表現為造影劑外溢;造影未發現明確出血部位,留置動脈導管持續緩慢注入止血藥回病房觀察,當再次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癥狀時立即第2次造影發現了出血部位,均獲得止血成功。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診治關鍵,是如何迅速確定出血部位進行有效地止血。我們應用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結合介入栓塞療法,進行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我體會,此療法操作簡便易行,損傷小,體弱患者亦可耐受,不需再次開腹手術,較易獲得患者的認同。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對上消化道出血有準確的定性和定位診斷價值,凡出血速度在05ml/s以上就能顯示造影劑外溢,同時造影還能顯示病變部位血管和血流異常等情況。應用DSA顯示出血動脈,確定安全栓塞部位比常規血管造影顯示外溢及腔內造影劑瀰漫更為敏感。介入栓塞治療是在動脈造影確定了出血部位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將藥物和栓塞劑直接注入出血動脈,如操作得當,可收到即時止血的良好效果。經驗表明,應用止血藥物對較小血管及出血廣泛者有較好的效果,而對出血量大的血管則用栓塞治療,其作用快而持久。
結果表明: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對上消化道大出血術後再出血的患者是安全、簡便、可靠的檢查方法,而介入栓塞則是有效、創傷性小的止血方式,可迅速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狀。
臨床治療中有多個環節可影響介入止血的療效。能否準確地顯示出血部位、放置適當大小的栓塞材料是介入止血的關鍵。首先要抓住出血的時機進行造影。
我們注意到:當選擇性栓塞胰十二指腸上動脈出血灶時,必須分別超選擇性栓塞胰十二指腸前、後上動脈,必要時需經腸繫膜上動脈超選擇栓塞胰十二指腸前、後下動脈,方能達到止血的效果。注意排除腸道內容物、腸氣重疊及運動性偽影干擾,注意靜脈性出血。
上消化道靜脈出血很難由動脈造影發現,因此除應從臨床角度注意出血的顏色和速度,在造影技術上需延長攝片時間至25~30s以上,DSA採集時間大致相同,可獲得陽性發現。有文獻報道,介入栓塞在空腔臟器出血治療中有因操作不當而發生梗死後穿孔的危險[4]。但隨著介入放射技術和導管材料的不斷改進,國內外栓塞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成功報道近年來不斷增多。我們認為:胃十二指腸壁內有豐富血管網,相互形成側支吻合,在一定範圍內其動脈或終末動脈栓塞也不易出現胃腸壁的梗死;在具體操作中應做到準確將栓塞劑送至出血部位血管,避免進入脾動脈引起部分脾壞死;栓塞劑應儘量置於出血的終末血管,避免放在離出血部位尚遠的大血管,因側支吻合的存在會影響止血效果;明膠海綿顆粒在短期內可被吸收,出現再出血,避免單用明膠海綿顆粒,需加用帶羊毛不鏽鋼圈。儘管如此,介入栓塞治療的應用也有其侷限性,如廣泛性的胃黏膜出血、來自門靜脈系統的靜脈出血,其止血效果較差。因此要求我們從臨床的具體情況出發,正確地應用介入栓塞操作技術,治療上消化道大出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