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外科 主任醫師 鄭偉

  一位媽媽含著眼淚帶著幾個月大的寶寶來看病。 寶寶一側的睪丸內有個囊腫(B超證實不是睪丸外的鞘膜積液)。有醫生主張把睪丸切除。我個人建議第一步只是切除囊腫, 做病理化驗。 以下是文獻參考和我的建議的邏輯。

  我看了B超, 一個三公分的囊腫內還有一個小囊腫。 其性質是什麼呢? B超可以分別囊腫的性質嗎? 嬰幼兒睪丸囊腫較常見的成因是畸胎瘤和上皮樣囊腫。其他少見的包括皮樣囊腫, 淋巴管瘤, 睪丸囊腫, 睪丸囊性腺瘤(testicular cystadenoma) 和睪丸腫瘤(後者大多有一些實體瘤成分)。

  前幾個月發表的一個B超上皮樣囊腫, 良性和未成熟畸胎瘤的比較研究(J Ultrasound Med. 2015 Oct;34(10):1745-51.)發現。總的來說,19個睪丸囊腫中,八成以上是良性的(6例上皮樣囊腫epidermoid cyst,10例成熟性畸胎瘤mature teratoma),一成多是中性的未成熟畸胎瘤 (3例,immature teratoma,有一些惡性腫瘤的潛能). 未成熟畸胎瘤的特徵是患兒年齡較小(八個月以下居多), 甲胎蛋白升高(23ng/mL以上), 瘤的長度2.5公分以上。 而B超是否有實體瘤的成分不能預測畸胎瘤的性質。 100%確診仍要靠活檢後病理切片。

  如果每個孩子都做睪丸切除, 那麼一部分會錯切。 少一粒睪丸對家長和孩子都是個很大的心理打擊。所以,我個人會在甲胎蛋白正常的情況下,只做囊腫切除,保留睪丸。 如果病理報告發現是未成熟或惡性畸胎瘤的話,大多患者家長會接受二次睪丸切除的手術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