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任醫師 馮世慶

  胸腰段骨折是一種骨科常見損傷,約佔脊柱脊髓損傷總數的50%~70%[1],胸腰段(胸11~腰2)脊椎由於解剖結構的特殊性而使其容易發生損傷:胸腰段為脊柱應力集中部位,而關節突關節的方向改變成為胸腰段脊柱損傷發生率高的內在因素。此外,胸腰段為脊髓腰膨大部位,椎管相對容積較小,骨折多伴發不同程度的脊髓損傷,並導致截癱等嚴重併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一、胸腰段骨折的診治存在的問題

  1、胸腰段骨折分型及治療方法的選擇

  胸腰段骨折存在多種分型,臨床最常用的胸腰椎損害分類系統是AO和Denis系統,前者可信度一般,分類過於繁雜,臨床應用困難,後者可信度高於AO系統,但分類過於簡單,不能涵蓋所有的骨折型別,臨床指導性差。TLICS評分系統[2]兼顧了脊柱損傷機制、後方韌帶複合體(PLC)完整性及神經功能狀態三方面,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全面性、實用性,能夠全面、準確地指導胸腰段骨折患者是否採用手術治療:評分小於3分建議行保守治療,而≥5分建議手術治療[3]。由於每個患者實際情況的區別,此評分可以指導治療的選擇,但無法完全替代臨床的判斷。

  2、胸腰段骨折手術時機的選擇

  胸腰段骨折後,手術時間窗的選擇目前還存在較大爭議,Duh的研究表明傷後24小時以內手術可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損傷8h內施行效果最佳,同時顯示為避免由於脊髓水腫而導致的脊髓損傷,手術應在24小時內或1周後進行可[4],相關臨床研究顯示:對不完全性截癱患者在晚期行減壓術同樣有助於神經功能的恢復,但以早期減壓效果為好。多中心研究表明,創傷後手術時機選在25小時內、25-200小時、200小時以後,對神經功能的恢復無明顯的影響。對後路手術的患者,在傷後2周內實施手術為宜。

  3、手術入路的選擇方式

  Parker等依椎體粉碎程度、骨塊進入椎管的範圍以及後凸畸形程度等三方面進行評定,每項各打3分,最低為3分,最高為9分。3-6分可單獨行後路手術,≥7分行單獨前路手術。

  後路手術為骨科傳統術式,解剖簡單,創傷小、出血少,操作較容易,短節段固定,最大限度保留脊柱的運動功能。單純後路短節段固定缺點是發生內固定失效、繼發脊柱後凸畸形、脊柱失穩、神經功能障礙等潛在風險。

  前路內固定手術可對椎管進行充分減壓、對骨折進行更好的復位、為脊柱穩定提供更為可靠的固定從而允許早期康復訓練,對於前方壓迫造成的神經功能不全損傷的患者,宜採用前路手術。但前路手術存在技術要求高、手術和麻醉時間長、失血量多,易影響排尿功能等問題。

  前後路聯合手術的優點在於可以最大程度恢復椎體高度、復位骨折脫位及脊柱畸形;對椎管進行充分減壓從而為神經功能恢復提供良好機會。但手術創傷大且複雜。總之,從理論上講,前後路360°融合是理想的固定,但付出的代價也相當大,所以應慎之又慎。

  以上手術入路各有優、劣,選擇應基於骨折的型別、病人的情況以及各種內固定器的特點,以最大程度利於病人的康復,減少術後併發症。

  4、傷椎是否需要固定

  經傷椎椎弓根螺釘固定可增加內固定強度並分散應力來實現更加穩定牢靠的固定,在保證固定強度的同時更加符合生物力學,在固定時不做後方融合,在骨折癒合後可取出內固定,保留運動功能,減少術後遠期的相關併發症。

  5、椎板切除減壓的必要性

  以往多數學者認為減壓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神經恢復,但臨床發現,闖入椎管內的骨性成分可以被重吸收的現象[5]:後縱韌帶完整,通過手術撐開可以使骨折塊還納,對於後縱韌帶不完整,由於腦脊液的迴圈,植骨塊可以吸收。而後路減壓破壞了唯一殘留而未被損害的脊柱後柱,破壞後方韌帶複合體,這種不穩定將引起畸形和神經問題的進一步發展,對於沒有神經症狀,更沒必要進行椎板切除減壓。因此,對於椎板沒有內陷,對脊髓不構成壓迫的病例,切除椎板進行後路減壓應該採取慎重的態度。

  二、脊髓損傷的藥物治療及實驗研究

  1、藥物治療脊髓損傷

  脊髓損傷目前仍未發現臨床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甲強龍衝擊療法雖然被認為脊髓損傷標準治療方案,抑制脊髓損傷的繼發性反應,具有神經保護作用,但當超過48小時後,神經營養因子的分泌產生抑制作用,因此對於48小時後,不建議繼續應用甲強龍治療,而推薦使用神經節苷脂等神經營養藥物治療[6]。

  2、脊髓損傷的細胞移植和應用前景

  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已成為近些年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幹細胞移植更是重中之重。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並且在體外培養和誘導後可以向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等多種細胞分化,幹細胞移植後一方面補充脊髓損傷後丟失的神經元,增加神經元之間的訊號聯絡,另一方面還可以在損傷部位分泌神經營養因子,保護和促進神經元以及軸突的再生。細胞移植的種類主要有:雪旺細胞,嗅鞘細胞,神經幹細胞,胚胎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等[7-9]。

  脊髓損傷後,原發和繼發損傷導致損傷部位形成脊髓空洞,從而可以影響自身的和移植的細胞生存的微環境,不利於生長和軸突的延伸。同時,由於大量細胞壞死,殘餘的細胞產生的營養因子不能滿足組織再生的需要,致使神經再生困難。因此,通過移植自體啟用雪旺細胞一方面可填充組織缺損,彌補脊髓空洞,有利於神經再生軸突的延伸和突觸之間的連線;另一方面可以產生大量的細胞因子,為神經再生提供營養支援。通過作者的研究發現自體啟用雪旺細胞移植後能在中樞神經系統內長期存活;自體啟用雪旺細胞可分泌神經營養因子,刺激和誘導神經幹細胞向神經元定向分化。

  脊髓損傷大多停留於實驗研究,少量臨床研究評價仍具有主觀性,但我們應該加大探索性研究,以期突破。同時我們更應明確,院前的救治非常重要,而康復更是貫穿脊髓損傷的全過程,對於脊髓損傷的有效規範的治療,需要多中心協作研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