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王駿飛

  顱內動脈瘤係指腦動脈壁的異常膨出部分,是引起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見原因(佔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85%)。病因尚不甚清楚,但以先天性動脈瘤佔大部分。任何年齡均可發病,40-66歲常見。80%發生於腦底動脈環前半部。臨床上以自發腦出血、腦血管痙孿、動眼神經麻痺等局灶症狀為特點。

  動脈瘤的“破裂”常是產生嚴重症狀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據統計動脈瘤第一次破裂後,死亡率高達30~40%,其中半數在發病後48小時內死亡,存活的病例,1/3可發生再次出血。腦血管造影是最確切的輔助診斷方法,應行全腦血管造影。CT掃描有時可以顯示出動脈瘤病灶。

  MRI檢查不僅可顯示出動脈瘤,有時尚可見到附壁血栓。一旦診斷為腦動脈瘤,應採取手術治療,以求根治,避免大出血危險。由於診斷水平的大大提高、手術與其他治療手段的進步,許多部位的動脈瘤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臨床表現

  1、脈瘤破裂出血症狀:中、小型動脈瘤未破裂出血,臨床可無任何症狀。動脈瘤一旦破裂出血,臨床表現為嚴重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發病急劇,病人劇烈頭痛,形容如“頭要炸開”。頻繁嘔吐,大汗淋漓,體溫可升高;頸強直,克氏徵陽性。

  也可能出現意識障礙,甚至昏迷。部分病人出血前有勞累,情緒激動等誘因,也有的無明顯誘因或在睡眠中發病。約1/3的病人,動脈瘤破裂後因未及時診治而死亡。多數動脈瘤破口會被凝血封閉而出血停止,病情逐漸穩定。隨著動脈瘤破口周圍血塊溶解,動脈瘤可能再次破潰出血。

  二次出血多發生在第一次出血後2周內。部分病人出血可經視神經鞘侵入玻璃體引起視力障礙。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紅細胞破壞產生5-羥色胺、兒茶酚胺等多種血管活性物質作用於腦血管,發生血管痙攣,發生率為21%一62%,多發生在出血後的3―15天。區域性血管痙攣只發生在動脈瘤附近,病人症狀不明顯,只在腦血管造影上顯示。廣泛腦血管痙攣,會導致腦梗死發生,病人意識障礙、偏癱,甚至死亡。

  2、局灶症狀:取決於動脈瘤的部位、毗鄰解剖結構及動脈瘤大小。動眼神經麻痺常見於頸內動脈-後交通動脈瘤和大腦後動脈的動脈瘤,表現為單側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內收、上、下視不能,直、間接光反應消失。

  有時局灶症狀出現在蛛網膜下腔出血之前,被視為動脈瘤出血的前兆症狀,如輕微偏頭痛、眼眶痛,繼之出現動眼神經麻痺,此時應警惕隨之而來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大腦中動脈的動脈瘤出血如形成血腫;或其他部位動脈瘤出血後,腦血管痙攣腦梗死,病人可出現偏癱,運動性或感覺性失語。巨大動脈瘤影響到視路,病人可有視力視野障礙。動脈瘤出血後,病情輕重不一。為便於判斷病情,選擇造影和手術時機,評價療效。

  診斷檢查

  1、確定有無蛛網膜下腔出血。出血急性期,CT確診SAH陽性率極高,安全迅速可靠。出血一週後,CT則不易診斷。腰椎穿刺可能誘發動脈瘤破裂出血,故一般不再作為確診SAH的首選。

  2、因顱內動脈瘤多位於顱底部WiLLis動脈環,直徑小於1.0C的動脈瘤,CT不易查出。直徑大於1.0cm,注射對比劑後,CT掃描可檢出。MRI憂於CT,動脈瘤內可見流空。MRA可提示不同部位動脈瘤,常用於顱內動脈瘤篩選。三維CT(3D―CT)從不同角度瞭解動脈瘤與載瘤動脈的關係,為手術夾閉動脈瘤決策提供更多的資料。

  3、腦血管造影是確診顱內動脈瘤必須的檢查方法,對判明動脈瘤的準確位置、形態、內徑、數目、血管痙攣和確定手術方案都十分重要。經股動脈插管全腦血管造影,可避免遺漏多發動脈瘤。及早造影明確診斷,儘快手術夾閉動脈瘤,可以防止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首次造影陰性,可能因腦血管痙攣而動脈瘤未顯影,高度懷疑動脈瘤者,應在3個月後重復造影。

  治療方法

  主要有開顱瘤頸夾閉和介入栓塞兩種方法。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尚無第三種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孤立術不到萬不得已不宜採用,而包裹術的療效則難以確定。

  開顱手術:開顱後在顯微鏡下進行分離,夾閉動脈瘤,但夾閉時容易引起動脈瘤的出血,而且進行深層動脈瘤手術的風險較大,術後病人恢復相對較慢。

  介入栓塞:開顱手術創傷較大,90年代開展了新的可脫彈簧圈栓塞技術治療顱內動脈瘤,彈簧圈是用鉑金製成,在微導管的指引下匯入彈簧圈,堵塞動脈瘤,其操作性和安全性都很好,現已推廣應用在臨床之中,彈簧圈非常細,像頭髮一樣。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為患者制定出最適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以最低的花費收穫最佳的治療效果。

  切記,動脈瘤第一次出血,內科治療可能好轉,但要掌握時機,作根本性的病因治療,切勿觀望,以免坐失良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