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牙周科 主任醫師 林曉萍

  根據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我國5歲兒童的乳牙患齲率為66%,在世界處於較高水平,未治療率高達97.1%。兒童正處於人體生長髮育時期,口腔疾病將對他們的健康和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影響我國兒童齲齒髮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危險因素依次為睡前進食含糖食品、開始刷牙時間及家長對孩子的口腔清潔護理。據調查,全國72%的5歲兒童每天進食含糖食品;11%的兒童經常在睡前進食含糖食品;3歲以前開始刷牙的僅13%,每天刷牙兩次的僅22%,還有20%的5歲兒童不刷牙;只有9%的家長能夠每天幫助孩子刷牙;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的僅有22%,多數因為有了牙疼等問題才就醫。

  乳牙不需要保護是誤區

  齲壞是兒童牙齒疾病的主要表現,也是導致牙齒脫落的罪魁禍首。後牙咬合面凹凸不平的凹陷部位叫窩溝,是牙齒髮育過程中牙尖融合障礙形成的缺陷。每顆牙齒的窩溝形狀各異,深淺不一,是細菌生長繁殖的適宜場所。細菌在這平靜而隱蔽的環境中,利用食物中的糖類(碳水化合物)繁衍生長,並在代謝過程中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牙齒,形成齲洞,因此,深的窩溝患齲病的危險性較高。同時,窩溝底部接近釉牙本質界或者位於牙本質內,一旦患齲,破壞可向深部迅速發展,形成外觀小而實際深且大的齲洞,醫學上稱這種齲為窩溝齲。齲壞最後還可波及牙髓(牙神經),導致牙髓炎症或根尖炎症,如不及時治療將導致失牙。後牙擔負著主要的咀嚼功能,一旦喪失,咀嚼功能將大大下降,影響營養攝入和生長髮育。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的第一副牙齒――“乳牙”遲早要換掉,更換後的恆牙才是用一生的,才需要好好保護。這是一個誤區,乳牙齲壞了,不但可引發劇烈疼痛,萬一損壞到無法彌補的地步還不得不拔掉,還會影響恆牙的萌出。

  預防齲齒應從乳牙抓起

  寶寶的乳牙萌出後,媽媽就應該開始為嬰兒清潔牙齒。方法是用消毒好的紗布裹在第二手指上,蘸生理鹽水或蒸餾水擦洗牙齒的每個牙面,一天擦洗兩次,早晚各一次;幼兒1~2歲時就要慢慢學會刷牙,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儘早預防齲病。每隔半年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隨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以利於嬰幼兒的健康成長3~4歲時可去口腔醫院將上、下乳磨牙的咬合面,用窩溝封閉劑塗,以達到防齲的目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