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血液科 主任醫師 閆金鬆

  病例王某,男,養殖戶,以羊群為主,病史中有明確的病畜(羊)接觸及進食病畜肉的經歷,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反覆高熱,雖服用退熱藥仍無法完全奏效,熱型呈波形熱,午後高峰。發熱時伴寒戰、大汗及骨關節的痠痛。血液學檢查示三系略低,肝功正常。血培養及骨髓培養均找到布魯氏菌,明確診斷。

  布魯菌病,顧名思義,即為布魯氏菌感染動物及人體所引起的一種較罕見的急慢性傳染病,又名“馬耳他熱”

  病因屠宰場及畜牧工人為高危人群,往往通過接觸皮毛、進行肉類加工、擠奶等可經面板粘膜受染;進食病畜肉、奶及奶製品可經消化道感染。高危人群中平均感染率為1‰。布魯氏菌可感染的宿主很多,包括貓、狗、豬、鼠、牛(包括奶牛和水牛)、羊及相近的物種。人類可通過直接接觸病畜感染。人與人直接接觸、性交及母嬰間的傳播雖然非常罕見,但是仍存在傳染的可能性。

  圖1 布魯氏菌及其感染人的途徑和相應的臨床表現臨床表現布魯氏菌病的臨床表現非常不典型,其潛伏期通常不會超過8個月。在最初發病時,布魯氏菌引起的症狀可以類似於流感,例如發熱、乏力、食慾不振等。如果服用了相應的抗生素及退熱藥,身體狀況會在幾周內得到改善,但是之後類似症狀將會再次出現。當疾病進展到急性期(敗血症)時,病人會出現典型的三聯徵:高熱伴骨骼及關節的障礙及大量出汗。本病的典型熱型為波狀熱,即體溫在數天內升高到39度以上,後又在數天內逐漸降至正常水平,如此反覆。一般體溫高峰出現在下午,夜間會呈增高勢頭。

  血液學檢查會發現白細胞的減少、貧血以及AST及ALT輕度升高。在體溫上升時採血進行血液細菌學的培養可找到布魯氏菌。如果未經任何治療,本病可侷限化或轉為慢性。侷限化的病灶通常位於骨骼、關節,其中腰椎間盤炎伴骶髂關節炎為本病的特徵表現。此時對人畜危害較大,通常慢性病程不僅會危害到骨骼、胃、腸、淋巴結,甚至會導致男性睪丸腫脹及前列腺問題,女性因子宮的損傷而引發頻發性的流產。

  診斷

       1、血培養及骨髓培養找到布魯氏菌,但本菌生長極為緩慢,可能需要長達兩個月的時間才能辨別。

  2、檢測抗本菌的IgG及IgM抗體,方法可應用經典的Huddleson,Wright及Bengal Rose 染色反應,或者ELISA、2-巰基乙醇進行檢測。

  3、布魯氏菌基因檢測4、  組織學證據為肝活檢時發現肝肉芽腫性炎改變5、  破壞椎骨的影像學表現為優先侵犯腰椎前上部,典型的腰椎骨贅病可能為布魯氏菌引起的脊柱炎的表現。

  本病的後遺症多樣,包括肝肉芽腫性炎、關節炎、脊柱炎、貧血、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腦膜炎、視神經炎、心內膜炎以及神經系統布魯氏菌病。

  治療抗生素為首選。四環素類、利福平、氨基糖苷類的鏈黴素及慶大黴素單獨或聯合應用,均可有效地殺滅布魯氏菌。標準治療方案為連續14天肌注1克鏈黴素(慶大黴素)及兩天一次口服100毫克多西環素45天。另一廣泛接受的方案為多西環素加用利福平一天兩次口服至少六個周。三聯療法為多西環素聯合利福平及複方新諾明,已被廣泛應用於治療神經系統布魯氏菌病。雖然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清除細菌,但本病仍有5%-10%的病人會復發或惡化。本病的病死率低於2%,最可能的死亡原因為布魯氏菌引起的心內膜炎。治療期間病人應臥床休息,豐富飲食,多攝取維它命及增強免疫力等。

  預防應做到勤洗手,保持動物及畜所衛生,防止飼料的汙染;飲用巴氏滅菌的奶製品,避免直接飲用生奶;農場、屠宰場及實驗室工作時,應避免面板直接暴露,並及時進行消毒及接種免疫。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