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鏡手術病人應瞭解的相關知識
一、什麼是關節鏡手術
關節鏡手術是一種骨科手術技術,用於關節內疾病的觀察、診斷和治療。關節鏡是一支內窺鏡,是用來觀察關節內病變的手術器械。它的外形象一支鉛筆,直徑有5-6毫米粗細,在面板上做一個不到1釐米的小口,就可以把關節鏡放入關節。我們在關節鏡的後方連線一個微型攝像機,可以把關節內的情況,直接準確地發現病變的部位。
二、那些疾病要用關節鏡手術治療
關節鏡適用於膝,踝、肩關節。關節內的軟骨結構、滑膜、軟骨盤、韌帶和關節面的損壞在X線片上不能發現,但在關節鏡下卻一目瞭然。
以下扼要介紹膝關節的關節鏡手術情況
1、半月板損傷:這是引起膝關節疼痛和交鎖的最常駐見的病因。通過關節鏡可以清晰觀察半月板損壞的情況,從而決定選擇部分切除,次全切除或全切除術。青少年半月板的修復、盤狀半月板的成形術只能在關節鏡下進行。
2、遊離體:關節鏡手術的重要意義不僅在於通過較小的切口取出遊離體,更重要的是在於尋找遊離體形成的原因,並且對所發現的病因進行治療。防止遊離體的再形成。
3、滑膜炎:關節鏡下滑膜切除術,適用於滑膜炎早期,術後疼痛與開啟關節手術相比要輕得多,發生關節粘連的機會也少,關節活動功能恢復快。即便將來滑膜炎復發,也可以重複施行手術。
4、骨性關節炎:適合於中期骨性關節炎,特別是伴有關節卡感和絞索者。通過關節鏡可以清楚看到關節面,軟骨的損害情況。通過修整軟骨面、清除破壞的半月板,取出遊離體、磨削防礙關節活動的骨贅,對於髕股關節過緊。有明顯的下蹲疼痛症狀的病人,通過髕骨外側支援帶的鬆解,能夠在一定程度下緩解疼痛。
5、軟骨骨折、滑膜皺襞綜合症、脂肪墊擠壓綜合症和髕骨半脫位:關節的許多扭傷情況,不一定都是半月板的損傷。而是有軟骨骨折,滑膜皺襞綜合症,脂肪墊擠壓綜合症和髕骨半脫位等情況,這些病變憑醫生觸控檢查經驗和X線檢查經常難以確定。但在關節鏡下動態檢查,診斷準確,並能夠做出相應日處理。
6、前交叉韌帶的損傷:在運動損傷中並不少見,且往往同時合併膝關節的內交叉韌帶其他損傷。關節鏡重建膝前交叉韌帶遇時處理關節內的交叉其他病變,是近一年10年來關節鏡外科技術的重要發展。
其他關節的關節鏡手術,效果也很好,如:踝關節的滑膜,關節遊離體和創傷性關節炎。肩關節的滑膜炎。盂脣撕裂,肩峰下擠壓綜合症和關節遊離體,肘關節的滑膜炎和遊離體。腕關節的滑膜炎,骨折的鏡下復位。固定和三角軟骨的複合體切除術等。
三、關節鏡手術的優點
關節鏡手術的主要優點是表現在
1、關節鏡是一種微創手術,
2、通過關節鏡可以動態觀察關節內的病變是如何,在關節內活動時產生症狀的,
3、手術精細。
微創手術的優點不僅是面板切口小,術後疼痛相對比較輕,面板疤痕小所以美觀的影響小,更重要的是術後能夠較快的恢復關節功能,較早下地活動。使關節手術後很常見的一些併發症,得以減少,如關節的粘連,肌肉的萎縮。靜脈炎。血栓和傷口感染等。關節鏡手術的精細不僅是指手術器械精細,而且是指切割操作的精細。能夠將有生理功能的組織結構完好保留,將關節創傷限制在最小程度。
由於以上這些優點,關節鏡手術需要優良的特殊手術裝置。並由有經驗的醫師進行,而且手術時間可能較長。
四、手術後的鍛鍊方法和要注意的問題
1、術後用軟枕將您的患肢抬高,這樣有利於靜脈血液和淋巴迴流。可以防止患肢腫脹。關節鏡術後通常在關節內放置一根塑料引流管,將關節內的液體和出血引出來。這會給您帶來不適。引流管一般要在一天以後拔出,在這一天多的時間中,您可以躺在床上做踝關節背屈運動(勻腳尖),肌肉的舒縮活動(繃腿運動)必著急下地。繃腿運動有利於肢體的血液迴圈。消腫及排出積液。
2、術後您的患肢一般會用彈力繃帶包裹。如患肢出現腫痛,肢端麻木。要立即與醫護人員聯絡。得到及時處理。
3、拔管以後疼痛會顯著減輕,您就可以下地了。剛下地時宜循序漸進先直立一會兒,然後扶習步架走兩步。如無不適再增加運動量。如果出現頭暈心慌,要坐下休息。這是頭部缺血的表現。通常過一會兒就會消失。
4、此外每天要練習直腿抬高運動。具體的做法是:先用力使腳背身上勾,再用力將膝關節繃直,然後將整條腿抬高不超過45度維持在這個高度10-30秒鐘。最後將腿放下,並完全放鬆,練習應分組進行,每組5-10次,每天3-5組,並逐漸增加。如果一開始運動量太大,會出現膝關節後部和小腿肌肉疼痛。那麼就要適當減少運動量。
5、壓腿運動:您可以將膝關節伸直放在床上,並將雙手放在膝蓋上方。輕輕下壓,使膝關節儘量伸直,每次都要維持5分鐘左右。這是鍛鍊膝關節超伸的最好方法。
6、您還要練習屈膝功能,屈膝活動是在床側進行的,先用好腿托住手術一側的腿,使身體坐起並轉支床旁。膝關節憑藉重力垂到床下,即能達到90度然後再用好腿放到手術一側腿的前方。輕輕用力。向後壓,即可增加手術膝關節的屈膝角度。用力的大小以能夠忍受為度,如果能在一定的屈膝角度上維持用力10分鐘或更長一些時間,效果更好。
每天的屈曲活動不在數量,而在質量,要儘量伸直關節和屈曲關節,達到一定的程度,使每天都有進步,如果活動次數過多會出現關節水腫和積液,出現這種情況時必須減少屈伸活動的次數。並注意一定不要做熱敷。
7、通常術後7-10天拆線,就可以出院了。出院後需要繼續進行適當的鍛鍊,最主要的是對鍛鍊股四頭肌有益的直腿抬高運動。關節腫脹和小腿肌肉疼痛是運動過度的表現,應加以注意。運動的數量,次數和力度要適當。複雜和頻繁的和過度的運動並不能使您的關節得到更好的康復,不恰當的運動反而加重關節的損害和處長恢復期。
另外,不同的病情術後恢復情況不一樣,一般來說年齡越大患病時間越長,恢復期也越長。
五、關節鏡手術有可能發生那些併發症
不要認為關節鏡手術是一個小手術,因為要操作精細和避免增加創傷,這就要求醫生有細緻的手技、豐富的經經驗和良好的耐心。同樣的一個手術如果開啟關節來做,可能手術還要快些。但從患者將來的利益出發,現在選擇一個麻煩的手術方式,術後最大的獲益是患者本人。
因為全身麻醉時更鬆弛,患者不疲勞,麻醉師易於控制。但患者術後易出現咽部疼痛和肺部炎症。關節積液,積血和短期關節腫脹,是極為常見的,防置塑料引流管,可以減少發生這種併發症的機會,但仍然不能完全避免。有些人要通過關節穿刺抽吸積液,才能最後解決。
感染是每一個外科手術都可能發生的併發症。為了減少感染的機會,一般術後要常規使用抗菌素3天或更長時間。小腿腫,靜脈炎,血栓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肥胖,血液粘稠,以及膝關節區域性的為了止血而進行的加壓包紮。使血液迴流不暢等。我們採用術後抬高患肢和使用彈力繃帶從遠到近包紮下肢方法可以減少這種併發症的發生率。
六、出院指導
1、出院後,繼續遵醫囑進行功能鍛鍊,特別是膝關節屈伸活動度,注意逐漸增加活動量,3個月內避免活動過量,防止關節腫脹和積液。
2、保證充分的睡眠。
3、保持心情舒暢。
4、遵醫囑,按時服藥。
5、依情況從事日常家務勞動和輕體力活動場。如:散步等。避免乾重活和劇烈的體育活動。
6、如出現切口感染,傷口紅,腫,熱,痛,體溫高於38。5度,膝關節疼痛或外傷等情況,應立即就醫診治。
7、複診時間:出院後1-3個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