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隱睪?
隱睪指的是男嬰的睪丸不能按照正常發育過程從腰部腹膜後下降至陰囊的一種畸形狀態。
臨床上絕大多數隱睪為睪丸下降不全。異位睪丸最常位於腹股溝淺表小窩內。80%的隱睪可被觸及,20%不可被觸及,大約20%不可觸及睪丸是睪丸缺如。
形成原因
內分泌因素
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失衡、雄激素、雌激素、抗Muller管激素、INSL3缺乏或不敏感。
解剖因素
鞘狀突附著異常;腹股溝管發育異常,內環口過小或陰囊入口有機械性梗阻;精索血管或輸精管過短;睪丸及附睪發育異常等。
遺傳因素
有隱睪家族史者,隱睪發病率是無家族史者的4.25倍,同時有人通過基因測定還發現,隱睪患者中存在Y染色體缺失現象。
環境因素
如一些農藥、殺蟲劑、化工原料等,這些物質或其分解產物可影響人類,併產生雌激素或抗雄激素的作用,從而引起隱睪發生。
臨床症狀
隱睪可發生於單側或雙側,以單側多見,單側者以右側發生率高。患兒一般無自覺症狀。隱睪常伴有鞘狀突未閉,可表現為鞘膜積液或腹股溝斜疝。主要表現為患側的陰囊明顯發育不良,單側陰囊者左右側不對稱,雙側者陰囊小而扁平,缺乏面板皺褶,色素淺,病變側陰囊空虛,檢查時不能捫及睪丸。(小兒因提睪肌反射相對比較活躍,受到刺激如寒冷或驚嚇後,提睪肌收縮可將睪丸上提,進入腹股溝管內,臨床表現與隱睪相似,應注意鑑別。熱水盆浴有助於鑑別可回縮的睪丸和真性隱睪,回縮睪丸熱水盆浴後睪丸常能降至陰囊,真性隱睪則不能。
生育能力下降或不育--陰囊的溫度低於體溫,睪丸在腹腔或腹股溝內,溫度較高,不適合生殖細胞的發育,並可以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睪丸損傷--位於腹股溝管內或恥骨結節附近的睪丸,位置表淺、固定,易受外力的直接損傷。
隱睪惡變--惡變成睪丸腫瘤機率較正常睪丸高十餘倍或幾十倍。
隱睪伴發異常--常伴輸精管和附睪畸形。
精神損傷--在大齡兒童常引起自卑感。
輔助檢查
超檢查--超聲操作簡便易行,無創傷,是目前對隱睪患者主要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檢查--隱睪在CT上表現為正常睪丸移行部位有一1~3cm左右卵圓形軟組織腫塊影,大小不等,邊界清楚,輪廓光整,密度均勻,增強後輕度強化。
腹腔鏡檢查--更安全、準確,特別可用於各年齡段患者,且還可同時在鏡下對睪丸和精索血管進行遊離鬆解,一期將睪丸固定於陰囊內,即一期完成隱睪的診斷與治療。
治療原則
隱睪診斷明確後應儘早治療,使處於不正常位置的睪丸降至正常陰囊位置。(生後6個月如睪丸仍未下降,則自行下降的機會極少。6個月後就可以造成睪丸功能的不可逆損傷了,建議擇期儘早行手術治療。隱睪的治療須在2歲以前完成。)
相比激素的副作用,手術療法是目前隱睪的可靠治療手段:
基本術式:對於腹股溝部可觸及睪丸的隱睪,傳統方式採用腹股溝斜切口,充分遊離精索及睪丸,腹股溝管內環處結紮疝囊,固定隱睪於陰囊處。
我院採用腹股溝腹橫紋切口,或陰囊邊緣Bianchi切口,愈後美觀難見疤痕。
腹腔鏡治療:適用於腹股溝觸不及睪丸的高位隱睪者。用腹腔鏡先在腹膜後沿睪丸血管解剖位置找睪丸血管,沿精索血管可找到位於腹內或者腹股溝內環處睪丸,如果沿精索血管見到血管盲端可以確定是睪丸缺如,如果盲端有結節應切除並送病理檢查。
手術:切斷精索血管、下移睪丸。適用於部分腹內高位隱睪和輸精管較長且彎曲在腹股溝管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