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是世界範圍的一個主要健康問題。在美國約有2500萬骨質疏鬆症患者,每年約有150萬患者發生骨折,約20%的髖部骨折患者在1年內併發肺栓塞、肺炎而死亡,由骨質疏鬆而致的死亡率與乳腺癌的死亡率相當。半數髖部骨折的存活者將永久喪失獨立生活能力。用於骨質疏鬆性骨折的費用耗資目前己達每年130億美元,其中2/3的費用可歸因於髖部骨折。女性由於絕經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因此女性骨質疏鬆症發生率明顯高於男性。衡量骨量的指標是骨礦含量和骨密度,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歐美白人女性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標準為:
(1)正常:前臂遠端、脊柱、髖骨BMD或BMC低於正常年輕成人平均值(T-score)1個標準差(SD)以內。
(2)骨量減少:BMD或BMC值低於正常年輕人平均值1~2・5 SD以內。
(3)骨質疏鬆症:BMD或BMC低於正常年輕人平均值2・5 SD或以下。
(4)嚴重骨質疏鬆症:BMD或BMC低於正常年輕人平均值2・5SD以下並伴有一處或多處脆性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和BMC及BMD降低直接相關,流行病學研究確立了低BMD是預測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長期的縱向研究證實,腰椎正位BMD降低1SD,骨折風險增加2・6~5・8倍,而低BMD由骨成熟期達到的峰值骨量較低,以及由於疾病、增齡和絕經造成骨量丟失加速有關。骨折需要外力,對骨質疏鬆症患者而言,輕微外力,甚至一般的日常活動即可造成骨折。
根據我國老年人口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的報道,1992年劉忠厚教授根據1990年人口普查的資料經計算提出中國人患原發性骨質疏鬆症6300萬,1998年為8400萬,2001年劉忠厚教授根據2000年我國人口普查的資料推算我國患有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約8800萬人,佔全人口的6・97%,男女比例1∶6。2006年劉忠厚報導中國有9060萬人患骨質疏鬆,佔全人口的7・01%。且在我國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患者的生存質量的調查研究中顯示,骨質疏鬆症患者生存質量的8個亞健康領域得分均低於對照組,其中在身體疼痛、健康感受、精神健康、身體功能、社會功能五項具有統計學意義。
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老齡化和平均期望壽命增長,骨質疏鬆症將成為嚴重危害中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一旦由於骨質疏鬆症發生骨折將給社會及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目前對已發生的骨質疏鬆症雖然有些藥物可以治療骨質疏鬆症,尚無規範的治療方法,早期發現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素及高危人群,並早期干預,防止骨質疏鬆症及其骨折的發生發展將有重要的意義。我國於1986年開始開展骨質疏鬆的研究(國家七・五公關專案),至今已有21年,培養和造就了近萬名中高階醫生隊伍,我委員會迄今為止召開了十一屆全國骨質疏鬆年會和七屆國際骨質疏鬆研討會,在診斷方面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但主要工作仍集中於大城市。全民及非專業醫師對骨質疏鬆的認知度並不高,和發達國家如日本相比,我國在骨質疏鬆的診斷和治療方面仍有很大距離。2003年4月的統計顯示中國和日本兩國在骨質疏鬆診斷儀器數量上相差15倍,而我國人口是日本10倍,說明我國骨質疏鬆事業發展緩慢。對於骨質疏鬆的診斷標準是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白種婦女的診斷標準,還是採用本國的研究結果在1999年提出的中國人診斷新標準,仍需要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同時在不同測量部位結果的診斷意義尚需規範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