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理諮詢科 主任醫師 赫楠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患有相同疾病的病人分為兩組,一組由年輕醫生治療,服用普通包裝的藥物,另一組由著名專家治療,服用“特效藥”――其實是同一種藥物換個包裝。結果,專家治療組的病人迅速起效,治療效果明顯優於非專家組。

  這就是心理學上常常提到的“暗示效應”。實驗中,真正起效的不是“專家”、“特效藥”、豪華包裝等一系列噱頭,而是患者在此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對醫生和藥物的信任。正是這種信任,使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從而激發起良好的神經生理反應,使病情向良性發展。

  該實驗不僅展示了積極暗示所誘發的巨大能量,而且生動地闡述了什麼是“信者為醫”。做為醫生,我們卻不避免地會遭受質疑。

  日常交流中,常聽同事們感慨,做為醫生,最難的不是治療,而是使患者相信治療。我對此深有同感,做為一名心理醫生,博取患者信任的難度更大。從業八年來,我在臨床工作中遭遇過許多次質疑。從最初的尷尬無措到現在的應對自如,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從中深深體會到,面對患者的質疑,自信是醫生最有力的武器。

  不久前,我接待了一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患者,他衣著講究,氣宇軒昂,一進門,就用不信任的眼神打量著我,然後慢慢開口:“本來我想去某醫院心理科,聽說那裡有一位男醫生,年齡跟我差不多,溝通起來更合適。可他今天不在,我又很著急,就先到這裡看看。”

  言下之意就是,我不喜歡找你這樣年輕的女醫生看病,而且,我隨時會更換醫生。

  經驗告訴我,這是一個很難打交道的病人,他對醫生持有強烈的懷疑心,需要用雙倍熱情去打消這種戒備。

  我首先肯定了他做事的計劃性,並暗示他改變計劃不總是壞事情,然後請他談談情況。

  他惜字如金地講述了自己的問題,並且不太情願地接受了心理檢查。當我告訴他需要服用抗焦慮藥物,並進行心理治療時,他懷疑地望著我,未置可否。

  我解釋病情,曉以利害,強調說:“你可以不找我看,找別的醫生也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接受治療。”

  或許是我的真誠打動了他,第二天,他如約來了。可是剛剛落座,便丟擲這樣一番話:“我今天猶豫很久才來的,我猶豫的原因有三點:第一,我們年齡相差二十多歲,我的經歷比你豐富,是你所不能體會的;第二,我有成功的事業和雄厚的資產,希望我這麼說不會傷害你――我的生活內容是你這個階層難以想象和理解的;第三,我對女人沒有好感,很難推心置腹地談話。”

  必須承認,儘管我能夠自信地應對,仍然對這樣的質疑感到很不舒服。醫生也是人,也有被尊重的需要和敏感的自尊心,面對質疑,或多或少地會感到挫敗、沮喪、尷尬和憤怒。然而,醫生不是普通人,我們肩負著治病救人的重任,不能賭氣,不能任性,更不能沉溺在自己的情緒中不作為。

  我神情自若地回答:“你有這麼多的擔心,卻還是來了,說明你信任我,我要感謝你。至於人生經歷和資產,你的確勝過我,但是這兩樣東西似乎不能解決你的問題,對嗎?我有心理學專業知識和治療技術,這是你沒有的,也是你現在最需要的。”

  他微微點頭。

  接下來,我話鋒一轉,啟發他:“你說對女人沒有好感,我很想知道這個印象是怎麼得來的?如果你用個別現象來概括全部,你是否覺得自己的思維方式有點極端?”

  他注視著我,似乎陷入思索,接下來,漸漸地向我敞開了心扉。後面的諮詢進行得異常順利,他時而理解地點頭,時而開心地大笑,那是被人接納理解後所迸發的真實的愉悅。

  諮詢結束時,他高興地表示受益匪淺,並決定勸說自己的愛人一起來接受婚姻諮詢。

  我知道,我用自信化解了他的懷疑。年齡、性別、學歷、經驗……患者可以用各種理由質疑我們,而我們必須牢牢記得,我們擁有他們所不具備的,那就是專業知識和治療技術,這是他們向我們求助的根本條件,也是我們應該竭力表現出來的優勢。面對質疑,我們必須拋開挫敗、惱火等消極情緒,讓患者看到我們的能力,感受到我們的沉穩,從而全心全意投入治療。當信任建立,本文開篇所提及的實驗效果便會呈現。於是,患者取得治療上的最大收益,而醫生收穫的,是成熟的心態和充滿魅力的人格――令我們受益終生的寶貴財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